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答案】(1)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对外汉语教学收效不大
在传统的第二语言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服从教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服从“教”。所以,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却处在被动的地位。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则取决于教师本人对语言的认识和教学的经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无论教学力一法如何改进,也难以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外汉语教学成果显著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教学中开始重视学习主体的价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重
,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点,“教”服从“学”“教”的依据是“学”。学生学什么,怎
么学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教”是帮助学生“学”或引起学生“学”。“教学”是师生共同的、互动的活动。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辅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外汉语教学并不意味忽视教师的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取消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放任自流,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助、促进、引起学生学习比以教师为中心的“精彩表演”要难得多。下因为以学生为中心了,教学理论的研究也从单单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转到更加重视对学习者、语言学习习得过程和学习策略的探讨上来了。
2.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规范指什么?
【答案】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对课程性质及课程特点的规范。主要是为课程定性、定位,阐述课程的一些基本的或主要的特点。
(2)对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的规范。主要是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具体任务,明确课程在知识、技能、能力等各个项目上的具体目标和教学要求。
(3)对课程内容的规范。主要是从语言要素、语用规则、技能、话题、知识等不同角度确定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的重点。
(4)对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规范。主要是对课程教学的基本的或主要的环节提出具体的建议,并对每个环节的教学提出具有典型意义和广泛适应性的方法。
(5)对测试进行规范。主要是对测试原则、测试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进行规范。课程规范一般还针对该课程的某个或某些具体教学单元提供参考教案。
3. 谈谈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特点和研究重点。
【答案】80年代以来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深入和拓宽,广泛涉及学科的性质、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水平测试、教学评估,以及对教学理论和基础理论及相互关系、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及内在联系、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等等。
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的宏观体系己基本形成。其代表性的成果有:《对外汉语教学探索》(吕必松,1987).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吕必松,1990). 《语言教学原理》(盛炎,1990). 《对外汉语教法学》(张亚军,1990), 《对外汉语教材教法沦》(赵
贤州等,1990), 《华语教学讲习》(吕必松,1992),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吕必松,1993)等。
4. 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性原则。
【答案】实践性原则是指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原理,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实践来掌握汉语,以培养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二、论述题
5. 为什么不同母语类型的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存在着“主题化”的倾向?
【答案】主题化倾向是汉语存在句的中介语中的一个明显特征。学习者在初级阶段就习得了汉语这种典型的主述题结构。不同母语类型的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存在着“主题化”的倾向的原因包括:
(1)人们在交际中首先确立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展开陈述。
(2)儿童习得母语的相关研究为汉语主题突出特征提供了证据。
6. 第二语言教材有哪些基本功能,这些功能对教材编写有哪些要求和启示?
【答案】第二语言教材具有一系列的基本功能,这些功能归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启示。 (1)教学功能
教材本质上说是一种教学工具,它是作为教学和学习的资源而存在的。因此,“用之于教学”是教材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也是教材跟一般学术著作的重要区别所在。
教学功能对教材编写的要求主要包括:
①教学内容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
②教材容量要适度,难易要适中。
③内容的安排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材还要特别注意词汇和语法点的重现。
④注意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的相互协调。
(2)课内外媒介功能
教材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沟通与合作的“媒介”。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施要通过教
材来实现。
课内外媒介功能对教材编写的要求主要包括:
①便于学习者“学教材”。
②引导和便于学习者“通过教材来学习目的语”。
③注意引导学习者“通过教材去学习语言”。
(3)文化交流功能
第二语言教材,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无不通过语言要素(包括文字)和课文内容来反映目的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习俗。一定意义上说,教授一种语言就是在教授这种语言所依托的文化,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在解读这种语言所依托的文化。
文化交流功能对教材编写的要求包括:
①教材中谈及人类共同面临的社会和自然问题,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②进行文化异同的比较。
③承担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功能。
(4)激发学习兴趣的功能
实践表明,一部好的外语教科书,能够唤起学习者强烈的学习热情。难易适度、长短适中、科学实用、生动有趣的基础教材,常常使学习者学了一课就急着学下一课,在不断产生成就感的同时不断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激发学习兴趣的功能对教材编写的要求包括:
①注意教材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
②唤起学习者的学习欲望
(5)促进学科建设的功能
就第二语言教学来说,根据国际社会对语言人才的需要和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结合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确定第二语言教学的总日标和人才培养的规格,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进行课程设计并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根据课程计划所确定的课程目标、类型、结构、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来编写和选择相关的教材。
促进学科建设的功能对教材编写的要求包括:
①教材体现某种新的教学法和教学理论,并通过实践检验这种理论,从而推动学科理论研究的发展;
②教材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可以检验教学大纲,促进课程建设,乃至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③教材的创新可以带动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更新;
④教材的更新将促进评价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7. 对外汉语教学为什么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
【答案】现代教育技术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备课方式、授课方式、学习方式、考试方式和科研方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