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 2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 6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 13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 .. 18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 .. 23

一、简答题

1. 外国学生常说“请等等我一下”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 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案】(1)产生偏误的原因

,因此不能再和动“等等”是动词重叠形式,动词重叠以后已经能够表示“时间短或次数少”

量词以及时量词如“一会儿”等组合。这种偏误主要来源干目的语知识的泛化,学习者将动词后而可以跟动量或时量补语的规则不恰当地泛化了。实际上,动词重叠后的使用与非重叠形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应改为“请等我一下”或“请等等我”。

(2)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①讲授动词重叠形式时采用对比法

将动词非重叠形式后面加动量或时量补语的情况与重叠形式对应起来,进行一下对比。这样学习者很容易领悟到两者在使用中存在的差别。

②学习动词重叠的过程中要强化学习意识动词重叠形式本身能够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或动作的次数少,不需要用动量或时量词语进行补充说明。

2. 什么是语言交际能力?

【答案】(1)语言交际能力的定义

语言交际能力是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活动既包括语言交际活动,也包括非语言交际活动,语言交际能力主要是指使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

(2)语言交际能力的来源

语言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源自交际能力理论。

交际能力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海姆斯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理论提出来的。交际能力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一种行为处事的能力,即使用语言的能力; 它注重语言的适当性,即语言运用要适合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就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对什么人就什么事可以使用什么方式讲些什么或不讲什么; 交际能力可视为文化能力的一部分,是一种社会语言能力。根据学者们的共识,语言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

(3)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交际能力一般是指母语交际能力或特定文化的交际能力,与特定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其中的社会语言能力与语篇能力更多地受到特定文化的制约。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要想成功实现交际就必须处理好交际中涉及的诸多文化因素,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

力在其构成上与特定文化的交际能力有小可忽视的差异,这是由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决定的。

3. 1994年12月“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纪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1)“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的召开背景

近年来我国涉外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内涵等问题上便产生了某些不同的看法,甚至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本身一也产生了某些怀疑。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术方向出现了摇摆。在这种背景下,召开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

(2)《纪要》的主要内容

①座谈会经过坦诚的切磋,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达成共识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明确了对外汉语学科的性质,规定了学科的内涵,维护了“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惟一性、稳定性和严肃性。

②明确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

会议指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根本的区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教学规律也没有足够的共同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属十同一学科。”从而摆正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4. 第二语言教学大纲制定的主要类型有几种?

【答案】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的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纲和过程式大纲。

(1)结果式大纲

结果式大纲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结果式大纲分为组合型大纲和分解型大纲两种。

①组合型大纲

组合型大纲是把语言内容由易到难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语言内容体系。在教学中,大纲内容要分阶段教给学生,使教学呈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直到语言的整个内容被完全掌握,传统的语法大纲就属于这个类型。

②分解型大纲

分解型大纲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向学习者提供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由难度不同的语言要素组成,语言形式被分解在不同的教学材料中,不按照语法系统排列内容。

(2)过程式大纲

过程式大纲是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过程式大纲分为任务型大纲和程序型大纲两种。任务型大纲侧重从学习的角度为大纲选择任务活动,程序型大纲侧重从教学的角度为大纲选择任务活动。

二、论述题

5. 谈谈你所了解或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

【答案】以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技巧为例:

课堂教学整体性技巧是涉及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整个环节的、具有一定理论根据的、结构相对稳定的技巧。

例如“滚雪球”技巧就是第二语言教学法中一个著名的整体性技巧体系,它把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分级和展示比喻为握成雪球的核心,以点面结合扩大雪球的技巧来比喻掌握语言点和整块话语的关系,用滚动雪球的技巧来比喻学习的循环往复、以大粘小、附新于旧和积少成多的过程,再用滚动不息的技巧来比喻语言学习的圆周式循环。这种整体性技巧大多为原则性技巧,也可以称作教学策略。

6. 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不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人们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性质和目标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树立了一套不同于一般理论语法的研究观念,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1)组装语法观念的差异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主要是从意义到形式的组装语法,而理论语法是从形式到意义的分析语法。

(2)用法和讲求条件观念的差异

教学语法要在大量语法事实调查描写的基础上,在研究语法规则的同时,更要重视研究语法项目的用法及其使用条件。

(3)语法对比观念的差异

教学语法不仅要在语际对比中研究语法,而且还要在汉语语法系统内部对相关语法项目进行比较研究。应当说,这些基本观念的形成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特别是教学语法研究者们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7. 目前汉语习得研究有哪些特点?

【答案】(1)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直接观察汉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

近些年来,有两个重要的学科加盟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领域中来。一是实验语音学,二是认知心理学。这两个学科的加盟使汉语习得研究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以往的汉语习得研究,基本上是直接借鉴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描述和分析汉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或是通过汉语习得过程的分析考察来证明国外已有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近些年由于相关学科的加盟,使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者们,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直接观察汉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从而形成带有汉语自身特点的理论观点。

(2)汉语习得研究己经从汉语学习者习得过程的宏观思考转向微观研究

因而形成了以汉语语音习得、汉语词汇习得以及汉字认知与习得研究为卞的格局。这种格局与目前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