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江大学教育学原理613心理学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依恋
【答案】依恋是指婴儿和照看人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它表现为婴儿和照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一般可以分为安全依恋型、逃避型和矛盾型。其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期。
2.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答案】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婴儿认知研究的实验范式。习惯化是指由于刺激的重复的出现,儿童有机体就逐渐减少对它的反应强度的过程。这表现在注视时间的减少、心率降低、呼吸变缓和吸吮奶嘴频率的变化等。去习惯化是与习惯化相反的过程,是指习惯化发生后,一种新的刺激出现,又使有机体的反应恢复到一种较高的水平的现象。
3. Sequential design
【答案】Sequential design 中文翻译为“序列研究设计”。序列研究设计是一种在几个月或几年内对不同年龄群的被试反复进行研究的设计。它是将纵向研究设计与横向研究设计交叠在一起构成的、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①发扬了纵向研究设计系统、详尽的特点,使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易于掌握,同时发扬了横断研究设计较大面积测定的优势,加强统计处理,克服纵向研究设计样本少、有时间限制等问题。②将心理发展既作为特殊的运动形式,又看到其共同之处,从而横向延伸到各个年龄段,又通过追踪的纵向研究,以获得心理结构、属性、规律发展的较全面的资料。③将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起来,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研究的时间。
4. 客体永久性
【答案】客体永久性是儿童感知觉发展时期中的重要概念。儿童对过去曾经接触或采取过行动的某一客体,当它不在面前时,知道该客体依然存在,并未消失。一般认为,大约在儿童8〜12个月时,即将满1岁的时候,由于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和行走的动作)的发展和言语的产生,客体永久性也开始出现。在儿童条件反射形成以后,不但发展了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各种感觉,
而且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反映事物的整体知觉。儿童知觉或认识物体的经常存在,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大约到一岁左右儿童就逐步形成了认识物体的经常性和永久性的能力。这种知觉能力主要表现在知觉常性和客体永久性。
二、单项选择题
5. 小张是一个多愁善感、孤僻内向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小事情,也会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他的气质类型是(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抑郁质
D. 黏液质
【答案】C
【解析】现代气质学说将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多血质的个体外向,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丰富、外露、不稳定,缺乏耐心和毅力等。胆汁质的个体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迅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粘液质的个体情绪稳定,安静,有耐心,喜欢沉思,但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抑郁质的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6. ( )岁儿童的脑重量基本上已经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
A.4
B.5
C.6
D.7
【答案】D
【解析】出生时新生儿的脑重约390克,占成人脑重的25%左右。在此以后,脑重量随着年龄而不断增长,到3岁时达到990克至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到了6、7岁时脑重约为1280克,基本接近于成人水平。
7. 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 )。
A. 记忆广度不变,但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减退或下降
B. 记忆广度、机械识记下降,但再认和回忆等保持稳定
C.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D. 再认下降较多,而回忆下降并不明显
【答案】C
【解析】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的减退或下降。
8. 在家庭生活中,盈盈的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她目前对音乐的喜爱,而盈盈也认同了父母关于学业成绩重要性的看法,这个例证所体现的发展现象是( )。
A. 同步现象
B. 再社会化
C. 相互社会化
D. 远端一一近端发展
【答案】B
【解析】再社会化是指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再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9.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是( )。 A. 分布
B.t 分布
C.F 分布
D. 正态分布
【答案】D
【解析】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是正态分布;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未知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是t 分布。
10.检验注意过滤器理论经常使用的实验范式是( )。
A. 双耳分听
B. 语义启动
C. 双任务操作
D. 视觉搜索
【答案】A
【解析】双耳分听、双任务操作及视觉搜索都是注意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范式,分别注重研究注意的不同侧面,双耳分听范式关注注意的选择性,用于检验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双任务操作范式关注注意的分配性,用于检验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视觉搜索范式关注注意的集中指向性。语义启动的范式是研究语义知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主要研究手段。
11.在某次考试中,小明的语文、数学成绩均为80, 英语成绩为75。已知全班三科平均成绩都为65, 语文标准差为10, 数学标准差为15, 英语标准差为5。小明三科的成绩按照标准分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的结果是( )。
A. 语文、数学、英语
B. 英语、数学、语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