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长江大学成人教育学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纵向研究

【答案】纵向研究是指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依据的研究方法。它与“横断法”相对。纵向追踪的时间可持续几个月、几年乃至几十年,具体做法是间隔一定时间对同一对象或同一团体进行反复观察或测查。观察或测查间隔时间的长短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被试特点而定,一般随被试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大间隔时间。纵向研究的优点是符合个体行为发展的本义,由同一对象所得资料,便于解释发展过程中行为改变的因果关系,也能较系统地掌握同一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其缺点是费时费力,难以进行大量研究,且不易查明或控制影响被试的各种条件,当被试的生活条件变化时,不易有效地进行前后比较等。

2. 两难故事

【答案】两难故事是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一种方法。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与10〜16岁儿童进行道德谈话。两难故事创设了一种道德两难情境,要求儿童作出选择。人的行动是应该遵从规则和权威,还是应该遵从与此相冲突的他人的需要与利益?经典的两难故事为:一个名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种昂贵的特效药来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他向发明并控制这种药的药剂师提出先付一半的钱,另一半以后再付,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海因茨为挽救妻子,若偷取药品就违背了社会“不许偷盗”的规则;若遵守社会规则,就使妻子等死。柯尔伯格依据儿童对遵从规则还是服从需要的行为选择,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3. 关键期

【答案】关键期指有机体早期生命中某一短暂阶段内,对来自环境的特定刺激特别容易接受或掌握某一种技能的最佳时期。1937年洛伦兹曾对鸟类自然习性的观察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会追逐它首先看见的活动的有机体,这种现象称为“印刻”。这段时间很短,称为关键期。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关键期,如2〜3岁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与这个时期相联系的能力就会永远丧失。

4. 客体永久性

【答案】客体永久性是儿童感知觉发展时期中的重要概念。儿童对过去曾经接触或采取过行动的某一客体,当它不在面前时,知道该客体依然存在,并未消失。一般认为,大约在儿童8〜12个月时,即将满1岁的时候,由于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和行走的动作)的发展和言语的产生,客体永久性也开始出现。在儿童条件反射形成以后,不但发展了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各种感觉,

而且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反映事物的整体知觉。儿童知觉或认识物体的经常存在,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大约到一岁左右儿童就逐步形成了认识物体的经常性和永久性的能力。这种知觉能力主要表现在知觉常性和客体永久性。

二、单项选择题

5. 在一个实验中,被试的简单反应时是300ms , 辨别反应时是450ms ,选择反应时是850ms 。该被试的选择时间是( )。

A.550ms

B.400ms

C.150ms

D.100ms

【答案】B

【解析】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是选择的时间。

6.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的正确排序( )。

A. 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 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 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自我实现的需要

D. 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自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B

【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7. 相对于被试间实验设计,被试内实验设计的缺点是( )。

A. 需要更多的被试

B. 研宄效率低

C. 容易引起顺序效应

D. 容易混淆被试差异与实验条件

【答案】C

【解析】被试内实验设计由于每个被试都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所以节省了被试,并且不会受到来自不同被试个体差异的影响。但会受实验顺序的影响。

8. 通常认为,一般能力的核心成分是( )。

A. 观察能力

B. 记忆能力

C. 思维能力

D. 想象能力

【答案】C

【解析】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一般能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能力。

9. 随年龄増长,个体的快速眼动睡眠量( )。

A. 越来越多

B. 越来越少

C. 呈U 型变化

D. 呈倒U 型变化

【答案】B

【解析】随年龄增长,个体的快速眼动睡眠量越来越少,因此,可以推断婴儿的梦远比成人要多,老年人睡眠时的梦较少。

10.幼儿在游戏时,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更多表明了( )。

A.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B.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C.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D.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答案】C

11.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

A. 顶叶、颞叶、枕叶

B. 顶叶、枕叶、颞叶

C. 颞叶、枕叶、顶叶

D. 颞叶、顶叶、枕叶

【答案】B

【解析】躯体感觉在顶叶,视觉在枕叶,听觉在颞叶。因此选B 。

12.某考生在一项测验中得分60, 经换算百分等级为70, 这表明在所有考生中,得分低于该考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

A.30%

B.40%

C.60%

D.70%

【答案】D

【解析】百分等级分数是一种相对地位量数,它根据分布中某一原始分数,求这个原始分数在分布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百分等级,作为经常使用的一种测验分数,对分数解释有较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