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之文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之文物学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之文物学考研核心题库(二) .. 10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之文物学考研核心题库(三) .. 18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之文物学考研核心题库(四) .. 27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之文物学考研核心题库(五) .. 37
一、名词解释
1. 仙人洞遗址
【答案】仙人洞遗址是指约在公元前12000~9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源镇小河山下的洞穴。它以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遗存为主,洞穴中发现有石、骨、角、蚌器,其中以早期陶器和稻属植硅石遗存的发现最为重要。早期陶片的陶土中都加有诸如石英碎末等屏和料,制法有泥片巾塑和泥条叠筑两种,烧成温度不高,无完整器,纹饰有条纹、绳纹和编织纹,也有素面陶。栽培稻遗存从早到晚的不断增多,表明稻作农业已经有了发展。
2. 对钱
【答案】对钱,又称对文钱或对书钱,是指同一种古钱的面文采用两种书体,篆书必居其一,而它们的币值、大小、薄厚、币材、边廓、穿孔完全一样的两枚钱币。这类钱币基于对称的原理,钱文相同而书体不同、可成双配对。它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的南唐,宋代最为流行,元以后绝灭。它是中国钱币造型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3. 陶寺墓地
【答案】陶寺墓地是指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属于中原龙山文化的墓地。陶寺居民的部落公共墓地在居住地的东南,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它的使用时间,大致同居住地相始终,发现墓葬1000余座,都是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除很少的二次葬、屈肢葬和个别俯身葬外,一般是成人的仰身直肢单人葬,头向东南,排列整齐。不同的氏族葬区在墓葬规模和坑位密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别。这些墓葬可分为3类:大型墓、中型墓和小型墓。该墓地“金字塔式”的比例关系,出土的彩绘蟠龙图形的陶盘,彩绘木器(如案匣、鼓等),玉石礼器,猪骨以及墓地的使用年代和地望均是探索夏文化及中国文明起源的重点研究对象。
4. 侯家庄陵区
【答案】侯家庄陵区是指位于殷墟但河北岸的商代后期王陵区,分西区《8座陵)和东区《4座陵),中间靠东有1410多座祭祀坑。该区先后共被发掘了6次。王陵有墓道1~4道,大者面积达700多平方米,墓坑深10米以上,均设二层台、掉室、漆棺和腰坑。内大多有殉葬人或人牲,其殉人也有等级之分,或与墓主同穴,或分葬于撑室外、墓道夯土中或另设的土坑里。虽随葬品大多被盗,但出土数量仍很大,有青铜礼器、玉石器、骨角器、金器等。各墓均有殉葬人,最多者达160多人。该墓群对商代考古和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唐昭陵
【答案】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九嵕山主峰。自贞观十年(636年)始建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完成,历13年。五代时被盗。墓北有祭坛和司马门址、著名的昭陵六骏原置司马门东西两庞。墓正南有朱雀门和献殿,并有皇族、文武大臣陪葬墓167座。
6. 五彩瓷器
【答案】五彩瓷器是指以红、黄、绿、蓝、紫等五种颜色的粉料来装饰的瓷器。一种是釉下五彩,即在瓷胎上彩绘,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 一种是釉上五彩,在烧好的白瓷器釉面上彩绘,经低温烘烤而成。其色彩艳丽,约在明宣德年间出现,成化时流行,嘉靖、万历时期普遍使用,康熙时最负盛名,雍正至乾隆时逐渐为粉彩所代替。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
7. 铜鼓
【答案】铜鼓是一种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全部铜铸,一般的铜鼓鼓面直径约五十公分,高约三十公分(个别的较大),中空,无底,两侧有铜环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纹。铜鼓主要可以分为万家坝型铜鼓、石寨山型铜鼓、冷水冲型铜鼓、遵义型铜鼓、麻江型铜鼓、北流型铜鼓、灵山型铜鼓和西蒙型铜鼓。
8. 侯马晋城
【答案】侯马晋城是1952年发掘的中国春秋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遗址,年代在公元前585年~前416年,位于山西省侯马市区西北部。该城由6座城址组成,白店、台神、牛村、平望4座城连成一片,呈王古城在其东部,马庄古城在东北方向,在牛村古城及平望古城内均发现有夯土台基,可能是宫殿区。牛村古城南郊发现有铸铜、制陶、制石器等手工作坊遗址。其中侯马铸铜遗址为研究晋国铸铜工艺提供了重要资料。在侩河以南的上马村还发现了大片东周墓群。侯马盟书出土于呈王古城南的春秋晚期盟誓遗址,这是研究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和盟誓制度的珍贵史料。
9. 尸乡沟商城
【答案】尸乡沟商城是中国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它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城西1公里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水。其城址覆盖在地面下1~4米,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北部宽1215米,中部宽约1120米,南部宽740米。该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夏文化和确认汤都西毫城址具有重要意义。
10.瓷器
【答案】瓷器是以瓷土为原料经高温烧成的器皿。对瓷器的具体定义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但一般认为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①胎料必须是瓷土,经高温(一般在1200℃以上)烧造。②器物
表面施的釉是高温下形成的玻璃质釉。③瓷器烧成后,胎体坚硬、结实、致密。吸水率不足1%,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中国商周时期己出现原始瓷器; 东汉晚期趋于成熟,六朝以后大发展起来。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瓷器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是汉文明展示的瑰宝。
二、简答题
11.简述文物的教育作用。
【答案】文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以及科普教育的形象、生动的教材。
(1)文物教育的特点
①文物本身不仅仅是物质文化实体,同时也是含有精神文化的实体。
②文物作为教材既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又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强等特点,因而是其他任何教材都无法替代。
(2)文物教育的场所
文物教育的场所有多种,但主要是博物馆纪念馆及不可移动的文物单位。
(3)文物教育的形式
①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览供人们参观陈列方式可采用固定式或流动式,陈列内容可选通史陈列或专题陈列。
②开放文物保护单位供人们游览参观。
③组织参观考古发掘现场使考古发掘现场也成为一个生动课堂。
④出版图文并茂的文物书刊。
⑤拍摄文物影(视)、录像片。
⑥制作模型、仿制或复制文物。
⑦举办文物年活动。
⑧召开文物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4)文物的教育功能
①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②传播精神文明;
③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⑤美育以陶冶情操。
12.什么是俑? 试从你的角度谈谈对俑的看法?
【答案】(1)佣
俑是指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