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新HSK考试是检验汉语教学成果的手段之一,也是学生检测自我学习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汉语教学水平和方向的提升和改变,对新 HSK 考试的大纲要求及考查方式也会有所影响。教学目标设置与新HSK考试大纲是否契合, 能否结合新HSK考试的考察方式进行有侧重的教学, 对考生的成绩也会有较大影响。
本文通过对2010年-2013年共26套阅读真题的题型和题材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发现其命题特点和规律,为汉语教师及学习者提供一些启示,尤其为教师进行汉语阅读教学提供参考建议。
新 HSK 五级考试阅读理解部分按照题型可划分为完型填空部分、 选出与题目意思相同的一项、长篇阅读理解等三部分。 完形填空部分试题根据题型可分为词语和短句两种,词语考察又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部分, 实词的考察比例远高于虚词的考察比例。短句填空中,选项设置的长度(字符数)并不十分一致,而是基本四个选项呈递增数列,有个别题目的选项设置长短差距较大。 通过对正确选项长度(字符数)的统计分析发现,最长选项为正确选项的几率最高, 最短选项为正确选项的几率最低。选出与原文意思相同的一项这一部分,每个选项都有其干扰性,根据干扰选项的设置,可将此类题型分为张冠李戴型、扩缩范围型、偷梁换柱型、鱼目混珠型、无中生有型等5类,考生可依据这些特点,顺利排除干扰项,从而找到正确表述。
新 HSK 考试阅读理解部分的语料题材则具有真实性、新颖性、多样性、公平性、充实性等特征。 经过对真题语料题的统计分析发现,在2013年以前,新HSK五级的阅读部分语料的重复率相当高,2013年后,虽然没有出现完全相同的语料,但还存在题材重复的现象。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 总结出新 HSK 五级阅读理解部分试题的出题规律和特点以及选项设置的规律,从词汇量、背景知识输入、阅读技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新HSK五级阅读理解部分的教学策略,详细说明了词汇量的重要性, 提出了有字形猜词、语素猜词、句法猜词、通过互释的词语猜词、通过上下文猜词等五种词汇记忆策略;通过阅读理解部分真题的分析,提出了解背景知识对正确答题和提高做题效率的重要意义,建议教师从了解成语、 寓言故事,了解中国文化名人,了解中国著名城市及地区等方面加强学生的背景知识输入;针对阅读部分题型的出题特点和规律,列举出了一些常用阅读技巧,例如顺序原则,一一验证法等,以便提升考生应试的正确率,从而提高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