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工程大学金融工程(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纯贴现债券(pure discount bond)

【答案】纯贴现债券,也称为无息债券(或零息债券),是指低于面值出售而不支付利息的债券。债券到期时由发行人按债券的面值赎回。出售价格与面值之间的差额即作为投资者的回报。纯贴现债券的价值等于债券到期曰所支付的面值的现值。

2. 套期保值比率

【答案】套期保值比率是为了保证购买的利率期货份数与所要保值的证券相匹配。在期货的标的资产与要保值的证券相同或类似的情况下,有下述公式:

表示期货合同的价值;式中,表示所要保值的证券价值;表示所要保值的证券期限

表示期货合同的期限。

因为期货合同的利润或损失是由期货合同的期限来计算的,如果需要它与要保值证券的收益能够互相弥补,就需要对期货合同的金额(也就是份数)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关系根据上述公式确定。

3. 无套利机会

【答案】金融市场上实施套利行为非常的方便和快速,这种套利的便捷性也使得金融市场的套利机会的存在总是暂时的,因为一旦有套利机会,投资者就会很快实施套利而使得市场又回到无套利机会的均衡中。因此,无套利均衡被用于对金融产品进行定价。金融产品在市场的合理价格是这个价格使得市场不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这就是无风险套利定价原理或者简称为无套利定价原理。

4. 利率双限

【答案】利率双限给借款的利率同时设置了一个上限和一个下限。对于借款者来说,给借款利率设置上限就相当于买入一份利率上限合约,因为这使得借款者避免了利率上升的风险,所以对借款者有利,因而借款者必须为此付出成本。而设置下限就相当于为借款利率设置下限,这使得借款者放弃了利率可能下降到下限以下的好处,而贷款者避免了利率下降过多的风险,因此对贷款者有利,所以贷款者必须为此付出成本,这相当于贷款者从借款者手中购入了一份利率下限合约。综上可知,利率双限对于借款者来说,相当于买人了一份利率上限合约,卖出一份利率下限合约。

5. 期望收益

【答案】期望收益是指把资产收益的不同取值乘以不同经济条件出现的概率的值求和所得到的数值。对于风险资产而言,其未来的收益是一个随机变量。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这个随机变量将取不同的值,而每一种经济条件的出现都有其概率。把资产收益的不同取值乘以不同经济条件出现的概率,就能够对该资产未来的收益做出估计,用公式表示就是:

其中,为该资产收益的第i 状态的取值;为资产收益取值r 的概率。

6. 即期利率

【答案】n 年即期利率是指从即日起计算并持续n 年期限的投资利率,这里考虑的投资是中间没有支付的“纯粹”投资,即所有的本金和利息在n 年末一次性支付给投资者,一般也称为n 年期零息票利率,即n 年期的零息票债券的收益率。

7. 信用互换

【答案】信用互换是一家公司的母公司通过外国银行向其子公司发放贷款的一种交易方式。其一般运用方式为:母公司先向外国银行存入一定数额的款项,该外国银行再向设在其境内的该公司的子公司发放贷款。此类互换的贷款金额和期限与存款的金额和期限相同,其面值货币既可是母公司所在国的货币,也可是子公司所在国的货币。银行主要通过收入子公司的利息和支付母公司的利息来赚取利差。

8. 套利组合

【答案】套利组合是无风险组合,它对任何一个公共风险因子都没有敏感性。套利组合中,所有投资者对资产的收益分布有着相同的预期,这意味着套利机会一旦出现就会被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知晓。对于理性的投资者而言,他们一旦发现套利机会就会充分予以利用,直至套利机会消失,市场重新达到均衡。由此可见,在有效的市场上,是不存在套利机会的。零投资、零风险套利组合的期望收益也将为零。

二、简答题

9. 举例说明MM 定理中无套利分析方法的运用。

【答案】以MM 定理的证明为例:

假设有A 、B 两家公司,其资产性质完全相同,经营风险也一样,两家公司每年的息税前收益都为100万元。在没有所得税的情况下,公司所有的净收益都将以股利形式分配给股东。A 、B 两家公司的唯一区别就在于公司资本结构的不同。A 公司全部采用股权融资,股权资本的市场价值为1000万元,其股权资本的投资报酬率为10%;B 公司存在一部分负债,其负债价值为400万元,负债的利率为5%,假设B 公司剩余的股权价值被高估,为800万元,则B 公司总的市场价值为1200万元。

进行无风险套利的证券组合方式及现金流状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见,该投资者在当前通过这样一笔交易可以获利2万元;同时在未来的每一年他获得

的股利又刚好可以弥补其承担的股利和利息的偿付义务。这名投资者并不需要为他当前的收益承担任何风险。

10.利率互换为什么会存在?

【答案】利率互换的存在和发展是因为交易双方比较利益的驱动,即不同的融资者在不同的资金市场上有比较优势,通过互换可以同时既降低双方的借款成本。

11.金融创新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金融创新是金融企业依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在融资过程中的矛盾运动,为增强其竞争能力,而对管理、工具和服务进行不断的革新和创造的过程;相应地,它也是金融管理当局的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活动的变革过程。金融创新既包括对金融企业的创新又包括金融管理机构的创新,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金融创新的原因主要有:

(1)国际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二战后,金融业的国际化飞速发展。首先发展动力来自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随着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扩张,客观上要求金融业实现国际化和现代化;其次,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资本不断集中,促使银行资本也不断集中,银行主观上要求扩张业务范围,获取超额利润。这时金融手段和技术的创新无疑成为占领市场的有力武器。

(2)经济环境中的风险性增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率上升,市场利率也变化莫测,增大了投资的不稳定性,影响到人们长期投资的积极性。为了避免通胀率与利率变化对投资收益和债务负担的影响,降低经济波动的风险性,金融机构就创造出一些债权债务类的金融工具,用于套期保值。

(3)技术进步,尤其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20世纪50年代,电子计算机被引入银行业务,用于数据成批处理,后逐渐应用于银行内部复杂的资金划拨清算。在自动化的处理系统下,银行工作更为高效,使许多创新业务成为可能。

(4)金融管理环境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各国对金融机构加强了监管,对准备金、账户种类功能和分支机构等进行严格控制,以免重蹈恶性通胀的覆辙,但也制约了金融机构的发展,造成银行资金闲置和利润损失。银行为了规避管制,不断创造新的金融工具。后来随着金融自由化不断深入,政府开始放松管制,又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