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体育学院学校体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竞技体育

【答案】竞技体育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竞技体育是一种制度化、体系化的竞技性体育活动。

2. 系统训练

【答案】系统性原则是指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各学年、各学期的训练目标、内容、指标和要求,要作到层层衔接,打好基础,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成绩,为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而进行的系统,不间断的训练。

二、简答题

3. 现代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的表现

【答案】现代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体育教导人们基本生活技能和正确的基本活动方法,不仅是今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是促使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

体育教育向人们传授关于身体健康的知识、各种运动项目的规则与方法和锻炼身体的方法。 (3)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

体育比赛强调公平、公正,因此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都可以通过体育教育、体育活动来建立。

(4)开展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体育比赛对大众来说,也是一次生动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4. 当代学校教育对体育教师的地位提出了哪些要求?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答案】体育教师是学校一切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深刻认识体育教师的应有地位及其所担负的重大职责和使命,广泛宣传体育教师的工作意义和劳动贡献,大力倡导全社会形成关心、爱护和尊重体育教师的良好风气。

(2)改善和落实体育教师的待遇,努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5. 简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表现出的体育课程的新的特征。

【答案】(1)力图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强调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2)强调学生体育认知经验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努力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的过程。

(3)构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结构,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改革,改变传统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过于注重甄别功能的倾向。

(5)强调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

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突出健康价值和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习过程和学生体育兴趣、学习经验、情感、行为、态度的价值的思想,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面貌。

6.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1)高尚的道德品质

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要有较好的个人修养与品质、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谈吐文雅、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精神饱满等。

(2)宽厚的理论基础与广博知识_基础理论知识

体育教师只有以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身心得到更好的锻炼。

专业知识与技能

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和基本理论、动作技术、战术、规则、裁判方法及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教学与训练的原理、方法。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体育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横向学科知识

体育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开拓自己的知识面,要善于运用知识解决教学问题,还能使学生获得更多方面的知识,从而丰富了育人渠道和形式。

(3)良好的专项技能技术

体育教师必须在体育运动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而且专项方面还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4)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体育老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有终身体育等全新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5)全面的专业工作能力

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它不仅表现在具体的教学水平上,而且表现在教学计划与决策、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等诸方面。

教育能力

教师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挖掘教材内容的多种教育价值,开发教学方法手段的不同教育价值,提高综合教育能力。

训练能力

体育教师的训练能力包括: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的能力,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的能力,管理代表队和组织比赛的能力。

运动能力

体育教师的运动能力是从事本职工作的最基本能力,具体表现为规范熟练的动作示范,把握动作技术环节,及时发现与合理纠错等。

⑤组织能力

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是体育教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的具体表现。

科研和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开拓新领域,并在创新中生存、在开拓中发展自己。

社会交往能力

体育教师要通过与不同部门人群的交流沟通,让社会了解体育教师工作的性质和意义,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外部条件与环境,展示体育教师各方面的才能。

(6)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强健的体魄

教师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正直、公正、谦逊、团结、热情、和蔼、善良、宽容等素质。体育教师的心理特征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对学生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师终身锻炼的需要,也是进行体育教学、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适应社会体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7. 简述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及体系结构。

【答案】(1)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2)体育教学方法的结构

目标

体育教学中“懂”“会”“乐”三个方面的目标左右着体育教学方法的性质、用法、时机和分量等。

媒介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依托听(耳)、看(眼)、想(脑)、触(本体感受器)等身体媒介来认知的。

教学手法(教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