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22心理学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阅读理解策略是( )。

A. 单一性策略

B. 综合性策略

C. 元认知策略

D. 解决问题策略

【答案】B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

A. 原型

B. 原型启发

C. 问题情境

D. 问题对象

【答案】A

3. 下列关于动作技能保持的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作技能一经学会,便不易遗忘

B. 动作技能的保持比知识的保持牢固

C. 越是复杂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短

D. 越是简单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短

【答案】C

4.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考点】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的考查。根据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理论,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是操作模仿阶段的主要

动作特点。操作定向阶段只是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还没有真正进行动作操作; 操作整合阶段,个体的操作主要依赖于动觉控制,动作的整体也趋于协调和连贯:操作熟练阶段,个体的动作控制几乎不需视觉的专门控制,动作要素之间高度协调一致。

5.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A. 智力技能

B. 思维品质

C. 思维程序

D. 能力或特性

【答案】D

6. 学生学习了圆周年的计算公式后,要求他们在保护古树的前提下求得一棵古树横截面直径的长度,这是( )。

A. 知识的感知B. 知识的理解C. 知识的巩固D. 知识的应用

【答案】D

7. 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 知识巩固

B. 知识运用

C. 知识提取

D. 知识迁移

【答案】C

8. 同概念一样,规则也有正例、反例。下列表述能体现桑代克“效果律”正例的是( )。

A.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 “得寸进尺”

C. “入乡随俗”

D. “吃小亏占大便宜”

【考点】桑代克“效果律”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桑代克“效果律”基本观点的把握情况。效果律是指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当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满意律); 反之,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烦恼律)。简言之,满意的结果会促使学习者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则会使其放弃某一行为,“得寸进尺”就是因结果满意而使个体积极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的典型表征。对于题目题干的正确理解是很重要的,这道题还同样考查了对选项的理解。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9.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

A. 迷失方向

B. 错用方法

C. 措手不及

D. 产生焦虑

【答案】A

10.“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

A. 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

B. 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

C. 掌握大量言语信息

D. 形成学习兴趣。

【考点】学习策略的实质。

【答案】A

【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要求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11.在学习与原有知识十分相似而又不同的新知识时,有经验的教师常采用一些可以区分的变式,帮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增强己有知识的概括化程度

B. 增强己有知识的可辨性

C. 增强己有知识的稳定性

D. 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答案】B

12.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

A. 发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意义学习

D. 机械学习

【答案】B

13.桑代克通过实验发现,( )的迁移效果甚微。

A. 知识

B. 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