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631教育学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奥苏伯尔根据( ),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三种同化模式:类属学习的同化模式、总括学习的同化模式和并列结合学习的同化模式。
A. 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方式
B. 学习内容
C. 学习方式
D. 有意学习的心向
【答案】A
2. 学生在掌握了“角”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锐角、钝角”,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这种现象比较恰当的解释是( )。
A. 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
B.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新观念具有可辨别性
C.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具有稳定性
D.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具有清晰性
【答案】A
3. 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
A. 裴斯泰洛齐
B. 夸美纽斯
C. 詹姆斯
D. 赫尔巴特。
【考点】教育心理学历史的发展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答案】A
【解析】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百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裴斯泰洛齐继承了卢梭自然教育的思想,并将其教育适应人的本性的思想发展为:教育适应儿童心理的思想,强调利用儿童的自然兴趣和活动进行教学,使教学内
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在西方教育史上,也可以说是在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4. 学习单词basket (筐子)有助于学习basketball (篮球)。这里所产生的迁移是( )。
A. 顺应性迁移
B. 低路迁移
C. 水平迁移
D. 特殊迁移
【答案】D
5. 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于( )。
A. 服从水平
B. 依从水平
C. 认同水平
D 内化水平
【考点】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
【答案】C
【解析】依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依从现象有从众和服从两种表现。服从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上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于一致,从而产生自愿对规范的遵从现象。社会规范内化表现为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因此,答案选C 。
6.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最常受到的是( )强化。
A. 定时间隔
B. 非定时非定比的间隔
C. 定比间隔
D. 不定时间隔
【答案】B
7.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 抑制现象
B. 挫折现象
C. 高原现象
D 低分现象
【答案】C
8. 加涅根据学习的情境、水平,山简单到复杂把学习分为八类。他认为最基本的学习是( )。
A. 概念学习
B. 连锁学习
C. 信号学习
D. 刺激反应学
【答案】C
9. 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
A. 原型定向
C. 操作整合
D. 原型内化
【答案】D
10.( )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华生
D. 埃里克森
【答案】A
二、简答题
11.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教学是一种经验传递系统,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它是由经验的传授者及其传授活动、经验的接受者及其接受活动、作为传递对象的经验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在教育系统中,教师所处的地位是经验的所有者和传授者,其职能主要是传授经验。学生所处的地位是经验欲得者和接受者,其职能主要是接受经验。根据对教育的理解,学生的学习的根本特点是学生学习的接受本性和建构本性,而由此还派生出了一些特点。
①根本特点
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主动构建活动来接受信息,形成经验结构或心理结构。学生学习的接受一构建本性是由教育系统的本性决定的,决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否定接受一构建本性,必将导致否定教育,也将阻碍教育的发展。
②派生特点
学生学习的间接性,在经验传递系统中,学生主要是接受前人的经验,而不是亲身去发现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