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大学货币银行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B 股股票

【答案】B 种股票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指以人民币标明股票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交易,在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B 股主要在香港地区、东南亚等国际证券市场上私募配售,它的投资人限于:外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人。

B 股股票的主要特点有:发行人为中国境内中资企业;购买者必须是境外投资者和法人投资者;发行必须委托经中国证券主管部门审批可以经营B 股业务的证券经营机构承销;主要在香港、东南亚等国际证券市场上私募配售;采用包销方式承销。

2. 信用货币制度

【答案】信用货币制度又称为纸币制度,是国家强制流通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下,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兑换黄金,只是一种价值符号,代替金、银执行货币的职能,具有无限清偿能力。它的发行不以金、银为保证,是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定,通过信用程序进入流通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以下特点:(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由纸币和银行存款构成,是银行对所有者的负债,体现着信用关系。(2)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即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3)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纸币制度是货币制度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克服了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的数量受金属供给限制的缺点,使国家可以根据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来发行或回笼货币,以便灵活地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实现对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与控制。同时,纸币造价低廉、携带方便、节省流通费用。然而,正是由于纸币发行的人为性,也使得货币发行存在超过经济发展需求的可能。

二、简答题

3. 简述货币乘数与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存款扩张倍数又称存款乘数,是指总存款(或银行资产总额)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

(2)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相同点为:二者都是可以阐明现代信用货币具有扩张性的特点。

(3)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分子分母构成不同,货币乘数是以货币供应量为分子、以基础货币为分母的比值;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以总存款为分子、以原始存款为分母的比值。二是分析的角度和着力说明的问题不同,货币乘数是从中央银行的角

度进行的宏观分析,关注的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进行的微观分析,主要揭示了银行体系是如何通过吸收原始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转账结算等信用活动创造出数倍原始存款货币的。

4. 工资上涨会导致消费增加,试问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是否也看作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答案】不可看作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属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因为工资是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工资上涨虽然会使消费增加,并引起总需求增加,但总需求增加并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引起通货膨胀。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定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增长过度,超过了产量增长速度而引起的通胀。在工资上升从而消费者需求上升并进而推动总需求水平上升时,如果经济中有大量过剩生产能力存在,并不一定引起通货膨胀而可能主要是刺激生产,增加就业。

5. 为何利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

【答案】(1)货币需求是指有效的货币需求,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意愿;二是必须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能力。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收入状况、信用的发达程度、市场利率、消费倾向、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和物价水平、心理预期、人们的资产选择等因素。

(2)货币需求理论有货币数量论、剑桥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货帀需求理论的真正创新之处在于他引入了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的分析,从而强调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3)凯恩斯对货币需求和利率之间关系的论述

凯恩斯假定人们可以以两种形式来持有其财富:货币或生息资产,后者可以用长期政府债券来作代表。因此影响财富在这二者之间进行分配的因素也就是影响投机性需求的因素,而影响人们在货币和生息资产之间选择的因素主要取决于这两种资产分别能给人带来多少预期报酬。

他假定,货币的预期报酬率是零。和货币不同的是,债券等生息资产却可能有两种报酬:利息和资本利得。利息显然取决于利率的高低。资本利得则是指债券的卖出价和买入价之间的差额,它也是和利率相关。债券的价格和利率成反向变化,利率越高,债券的价格就越低,反之则越高。预期资本利得的大小取决于预期的利率波动。凯恩斯假定,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一个利率的“安全水准”。当利率低于这个安全水准时,人们就会预期它将上升;反之,当利率高于这个安全水准时,人们就预期它将下降。因此,预期资本利得就取决于当前利率与安全利率的偏离程度。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成反向变化。首先,当利率较高时,持有生息资产的利息收入较大;其次,当利率较高时,它高于安全利率,从而在未来的时期内下降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持有生息资产获得资本利得的可能性也较大。这两方面因素加起来,就使利率越高,生息资产越有吸引力,货币的投机性需求越小。反之,当利率水平很低时,从生息资产上获得的利息收入还不足以补偿可能的资本损失,所以人们就宁愿持有货币。

在极端情况下,当利率水平低到所有人都认为它肯定将上升时,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就可能变

得无限大,任何新增的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所持有,而不会增加对债券的需求,结果使利率不能进一步下降,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4)凯恩斯认为,只有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变化。但凯恩斯学派的其他经济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都与利率呈反向变化。

①鲍莫尔将利率因素引入交易性货币需求分析,得出“平方根定律”或鲍莫尔模型,认为用于交易的货币持有额或交易性货币需求有一个最佳规模,这个规模的确定与收入和利率都有关,与收入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

②惠伦将利率因素引入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分析,得出了“立方根定律”或惠伦模型,认为最佳预防性货币需求现金持有量与非流动性成本和净支出方差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由以上可以知道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都将随利率的下降而增加。

总之,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即利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

图 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

三、论述题

6. 为什么说资金的直接融通和间接融通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答案】(1)由赤字单位直接向盈余单位发行自身的金融要求权,其间不需要经过任何金融中介机构,或虽有中介人,但明确要求权的仍是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双方是对立当事人,这种融资方式称为直接融通。

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①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双方是对立当事人,易于互相了解。②没有金融机构作中介,因而双方均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③手续简便,节省时间。④这种金融要求权通常采取有价证券形式,适合市场的需要,可以转让,具有流动性。但是,直接融资也会受到时间、期限以及融资金额的限制。

(2)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之间没有直接契约关系,双方各以金融中介机构为对立当事人,即金融机构发行自身的金融要求权,换取盈余单位的资金,并利用所得的资金去取得对赤字单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