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工商大学统计学原理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计算题
1. 设随机向量(
)满足条件
其中
【答案】对等式同理, 对等式同理, 对等式
进一步当d 尹0时, 对等式由此可得
将上面三个式子分别代入
的表达式中, 可得
2. (1)某种岩石中的一种元素的含量在25个样本中为:
有人认为该样本来自对数正态分布总体,请设法用w 检验方法作检验(【答案】(1)首先应对数据进行对数变换. 记在下表中,
由此可算得
表
).
).
(2)对(1)题的数据,试用EP 检验方法检验这些数据是否来自正态总体(取
均为常数, 求相关系数
的两边求方差得
的两边求方差可得
的两边求方差可得
的两边求期望得(a+b+c)d=0, 所以有a+b+c=0,
由此解得
则25个y 的观测值可算出,我们把它列
从上表中可以计算出W 的值:
当n=25时,查表知故在显著性水平
拒绝域为
由于样本观测值没有落入拒绝域内,
上不拒绝原假设,即可以认为样本来自对数正态分布.
在附表11中通过线性插值得到n=25时的0.95
分位数约为
计算得到的
小于该临界值,因此在显著性水平
(2)该问题可按计算TEP 的框图用任一种软件编程计算,这里用SAS
软件编程算得
若取显著性水平
0.05下接受这些数据是来自正态总体的.
3. 某血库急需AB 型血,要从身体合格的献血者中获得. 根据经验,每百名身体合格的献血者中只有2名是AB 型血的.
(1)求在20名身体合格的献血者中至少有一人是AB 型血的概率;
(2)若要以95%的把握至少能获得一份AB 型血,需要多少位身体合格的献血者? ,
则【答案】设共有n 位身体合格的献血者,记事件八为“第i 名献血者是AB 型血”
n.
(1)所求概率为
(2)由题意知
由此解得
所以取n=149时,可保证以95%的把握至少获得一份AB
型血.
4. 某厂决定按过去生产状况对月生产额最高的5%的工人发放高产奖. 已知过去每人每月生产额X (单位:kg )服从正态分布N (4000,602),试问高产奖发放标准应把生产额定为多少?
【答案】根据题意知,求满足95%分位数. 又记得
因此可将高产奖发放标准定在生产额为4099kg.
5. 设
是来自均匀分布
与
的一个样本,寻求α与β的无偏估计. 可分别用来估计
但它们都不是无偏估计,
的k ,即
其中
为分布
的可
为标准正态分布N (0,1)的p 分位数,则由
【答案】容易看出,这是因为均匀分布
的分布函数与密度函数分别为
由此可导出次序统计量
与
的密度函数分别为
从而可分别求出它们的期望
这表明:
与
不是α与β的无偏估计,但做恰当修正后,可获得α与β的无偏估计. 把(*)
或
再使用加减消去法,即可得
的无偏估计分别为
6. 甲掷硬币n+1次,乙掷n 次. 求甲掷出的正面数比乙掷出的正面数多的概率.
【答案】记
又记
由于正反面的地位是对称的,因此P (E )=P(F ). 又因为
所以由
得P (E )=0.5.
此题的求解过程中利用了出现正反面的对称性. 在古典方法确定概率的过程中,对称性的应用是很常用的. 事实上,确定概率的古典方法中所谓“等可能性”,就是要使样本点处于“对称”的地位. 利用对称性的优点是可以简化运算、避开一些繁琐的排列组合的计算. 此题若直接用排列组合来计算,则相当繁琐,具体过程见下:
因为甲掷n+1
次硬币共有
种可能,乙掷n 次硬币共有种可能,
因而样本点的总数为
则所求概率
又记乙掷出k 个正面,甲掷出k+1个正面,
P (甲掷出的正面数>乙掷出的正面数)
与(**)两式相加与相减可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