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考研冲刺狂背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功能主义
【答案】新功能主义理论以杰弗里•C •亚历山大为代表,亚历山大是新功能主义观点的最有力倡导者,他首先使用了“新功能主义”一词,并在此方面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理论观点。他用这一新的观点对功能主义及社会学理论传统作了诠释与重建,这表现在两方面:①努力发掘和发展帕森斯的理论中的合理内核;②指出帕森斯理论的不足,通过借鉴和引入其他理论的合理要素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在一般理论层次和经验层次上进行重构。
2. 社会交往的形式
【答案】社会交往的形式是指一种相互作用的模式。齐美尔认为,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着一种基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即“社会交往的形式”。
3. 理想类型
【答案】理想类型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是韦伯社会学建立因果性、规律性认识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并不是指道德理想,也不是指平均状态。理想类型包含着强调典型行动过程的意思。理想类型的特点表现为:①作为理智上的概念工具,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②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它突出了经验事实中带有共性或规律性的特点。理想类型的建立,对社会学认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4. 失范型自杀
【答案】失范型自杀又称动乱型自杀,主要发生在社会控制瓦解之时,是指由社会规范过于松弛所导致的自杀。规范松弛意味着削弱了对个人欲望的限制,会导致欲望的膨胀,其结果是各种不切实际的欲望发展起来,致使人们处于一种永不满足的基本状态,人们的行动缺乏适当的规范以及由此引起的痛苦而导致的自杀行为。
涂尔干认为,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可以遏制人的欲望,打消不切实际的幻想,提供生活目的和人生意义,使个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大体一致。而社会急剧变化时,原有规范的约束力骤减,社会控制的机制大打折扣,个人欲望和实现愿望的手段不再和谐,挫折感的增加和生活意义的丧失,导致一些人通过自杀以寻求解脱,自杀率随之上升。
二、简答题
5. 如何理解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
【答案】(1)哈贝马斯提出沟通行动的概念,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出自己的合理性理论。哈贝马斯批判韦伯在理性化的问题上的理解仅限于目的-工具合理性。目的-工具合理性模式的错误在于,这种视角仅看到了人类行动处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主体与主体间关系的合理性。沟通行动所处理的正是主体间关系,或者所处理的是主体间行动的相互协调问题。
(2)哈贝马斯对沟通行动概念的分析,普遍(形式)语用学对交往的有效性要求的分析,都是为了揭示沟通行动中所潜藏着的不同于目的——工具理性的另一种理性:反省、批判和论证的能力,即沟通理性。①沟通理性是一种对话式的理性,是以主体间的平等的对话为基础的。而目的——工具理性是一种独白式的理性,基于个人利益的计算的理性。②沟通理性是一种借助于更佳论据的力量进行反复论证的理性。在有效性要求受到质疑时,沟通行动的参与者能够进入理性的讨论,在讨论中,沟通双方针对受质疑的有效性要求反复讨论,以期达成共识。而目的-工具理性不必借助于理性的讨论,而是以单方面的利益的取得为标准。
(3)沟通理性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以下七点:
①沟通理性是哈贝马斯对工具理性与实践理性辩证的综合;
②沟通理性是重建人类生活世界理性化的基础;
③沟通理性是人类寻回自我尊严和意义价值,迈向理性社会的先决条件;
④沟通理性是一种透过反复论辩的民主沟通程序,以追求真理共识的理性;
⑤沟通理性是一种启蒙的理性,其目在于批判,反省被社会系统所扭曲的沟通,以重建人类沟通之潜能;
⑥沟通理性具有民主、多元、开放、整全、普遍及实践的特质;
⑦沟通理性是一种透过教育的启蒙,以培养具有自主、成熟、负责的整全人格为理想。
(4)沟通行动的合理性程度是以沟通理性的发展程度为基础的。哈贝马斯认为,韦伯和传统批判理论之所以在社会理性化的问题上陷入悲观主义,正是因为他们分析问题的概念框架不适当:其出发点都是目的-工具合理性行动,没有看到在人类的沟通行动中,实际上潜藏着另一种理性的潜能,即沟通理性。理想言语情景下的沟通理性显示出人们是希望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意味着人们愿意放弃用武力或其他内外的强制力来协调主体间的行动,愿意通过平等的对话和沟通来处理人际间的冲突。哈贝马斯认为,如果人类的这种理性能力能够得到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合理化并非没有希望。
6. 怎样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系?
【答案】对历史唯物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系的理解:
(1)马克思阐述了有独到立场和丰富内容的社会学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在社会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有着重大影响。仅仅用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这两个哲学范畴来概括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不仅限制了研究马克思社会理论的视野,把大量关于社会现象的社会学论述排除在马克思理论研究之外,而且还阻碍甚至破坏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割断了社会主义国
家在社会学领域同其他国家对话交流的途径。
(2)社会主义国家对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停留在传统形而上学的层面,重视的是那些高度概括的、作为经验事实本体的本质、规律,亦即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范畴系统,而直接发生着的大量的丰富的社会事实,仅仅是建构抽象概念体系的材料。
(3)布哈林指出马克思的学说中有社会学理论,这是正确的,但是他把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等同为历史唯物主义,这又是机械的。社会学理论中最基础的范畴与原理同哲学没有清楚的界限,甚至往往是重合的,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社会学来说尤其如此。因此,应当在马克思社会学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与联系中进一步研究马克思关于社会学理论的论述。
7. 简述韦伯“理解的社会学”。
【答案】(1)韦伯“理解的社会学”的含义
韦伯的社会学称为“理解的社会学”,用他自己的话说: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根据这个定义,韦伯将人类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意义
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且意义是可以理解的。韦伯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作为社会学的两大任务。既然社会行动的本质是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那么用自然科学中的实证方法来研究社会学则无异于方枘圆凿,因此研究社会学的方法就别无他途,只能是理解和说明。
(3)理解
从确定性角度看,理解的确定性的基础有二:
①理性的方法(如逻辑和数学)即对各种行动因素在其有意向的意义中获得完全清晰和理智的把握。理性的理解具有高度的确定性,正如韦伯所言“当某人在推理或论证中应用2X2—4或应用毕达哥拉斯定理时,或者当某人根据我们已经接受的思维模式正确地推出一种推理的逻辑序列时,我们对其意义具有完全清晰明白的理解”。
②重新体验的方法,如移情和艺术欣赏或如狄尔泰所言“理解就是再现你中之我”,这种方法通过同情的参与并能恰当的把握行动发生的情感环境,从而获得移情和欣赏的精确性。这种理解是对别人心灵感觉的精神体验,是对别人的行动和动机的有效把握。
(4)分类
从操作类型看,韦伯把理解分成两类:
①第一类是对主观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即通过对社会行动的直接观察就能理解其意义。对语言、行动、非理性的情绪反应,以及对数学和逻辑命题的理解都属于这一类。
②第二类是解释性理解,即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解释性理解是对动机的理性理解,它把社会行动置于可理解的和更加内在的意义背景之中。直接观察理解仅仅知道社会行动“是什么”或“干什么”,解释性理解则是要寻求社会行动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