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815综合(管理学、社会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财务行政
【答案】财务行政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对则务行政还可以有一种狭义的理解,它表示国家行政机关为行使其职能,对行政经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节、监督等管理活动。财务行政主要由政府预决算管理、预算(政府)会计和政府审计构成。
2. 行政发展
【答案】行政发展指行政系统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方法,健全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和行政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以便更好地执行政治权威意志的过程。它在相当程度上是与行政改革联系在一起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行政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一起构成整体的社会发展。‘白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一种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行政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它的发展也推动着其他发展的进步。
3. 行政管理的社会职能
【答案】行政管理的社会职能的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社会职能是与政治职能相对应的概念,它包括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在内。狭义社会职能则指除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以外,政府对社会生活领域中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主要指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搞好社会保障,搞好诸如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市规划、旅游娱乐以及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待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福利、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等。
4. 行政复议
【答案】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监督法律制度。国家十分重视行政复议,专门制定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
5. 行政决策
【答案】行政决策是决策的一种,它是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决策的特点。主要是:
(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定性。与其他决策不同,只有具有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对此,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作了明确规定,行政权由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机关之外的某些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依照宪法、法律规定或授权,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后,亦可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
(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由于行政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行政决策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它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重大事务,即除国家法律另有规定之外的一切社会公共事务,都需要通过行政决策加以解决。而其他决策,如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决策等,其内容主要限于各自的内部事务,一般不涉及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的事务。
(3)既定行政决策的权威性。行政决策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和国家的利益,它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依据党的路钱、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而制定。因此,既定的行政决策不仅对行政组织的内部成员,而且对各级行政组织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具有约束力,表现出行政决策的一定权威性。
6. 人力资源管理
【答案】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等活动的总和。它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区别主要有:①工作性质和地位不同; ②内容不同; ③任务不同; ④职责分担不同; ⑤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同。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种资源,并且是最重要的资源,把开发这种资源的潜力当作重要的任务。重视对人的能力、创造力和智慧潜力的开发和发挥,扮演的是增加产出的“利润中心”的角色。强调管理的人性化,理解员下的需要,采取柔性的参与式的民主管理,注重人文关怀。
7. 行政机关的后勤管理
【答案】现行政机关的后勤管理又称机关事务管理,是指机关内部为保证本机关工作顺利进行,对包括物资、财务、环境、生活以及各种服务项目在内的事务工作的管理。后勤管理是行政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为机关各部门以及领导者与公务人员提供工作、生活条件,并保障各项行政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住房、交通、饮食、医疗、物资供应等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生活后勤管理、服务后勤管理和接待工作管理。
8. 现代公共预算
【答案】现代公共预算是指必须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收支计划。它不仅是财政数据记录、汇集、估算和汇报,而且是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由政府首脑准备,提交
立法机构审查批准。它必须是全面的、有清晰分类的、统一的、准确的、严密的、有时效的、有约束力的; 它必须经立法机构批准与授权后方可实施,并公之于众。现代公共预算制度已作为现代国家进行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
二、简答题
9. 简述机关事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答案】机关事务管理即现行政机关的后勤管理,是指机关内部为保证本机关工作顺利进行,对包括物资、财务、环境、生活以及各种服务项目在内的事务工作的管理。它是行政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为机关各部门以及领导者与公务人员提供工作、生活条件,并保障各项行政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具有以下重要的意义:
(1)机关事务(后勤)工作是其他部门工作的基本条件
政府行政离不开财、物的供给与配置,没有机关事务(后勤)服务,各部门难以进行正常的工作。目前我国的各级行政机关和各事业单位,机关事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即使各级机关逐步实现了机关事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也并非意味着机关事务(后勤)管理的消失,而是在更符合现代管理的要求下,改变机关事务(后勤)管理方式,为政府行政提供更有效的后勤保障。
(2)机关事务(后勤)管理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条件
机关事务(后勤)管理与行政效率问题密切相关,不仅因机关事务(后勤)下作效率是行政效率的当然构成,还因为机关事务(后勤)系统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其他系统的工作效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物质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各职能部门工作条件是否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 ②各项物质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维护和充分利用,直接关系行政成本的大小,以及物资投入有效性的充分与否;
③办公设备是否能及时更新或补给,影响行政手段的提升与增强。
因此,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成本的降低,必须重视机关事务(后勤)管理,应以机关事务(后勤)管理的优化作为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条件。
(3)机关事务(后勤)管理是维护职工利益的需要
机关事务(后勤)管理除提供工作保障外,还担负十部职工的服务供给的职责,这与十部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保健等工作相关,涉及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机关事务(后勤)管理又是职工的利益性管理,其管理体现了干部职工的利益,以及这些利益是否得到合理维护。
(4)后勤管理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机关事务(后勤)工作的出路,在于社会化。实现机关事务(后勤)工作社会化,是当前机关事务(后勤)工作改革的方向。当前以实现机关事务(后勤)工作社会化为日标,以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为宗旨的机关事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思想教育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思想教育为主的原则,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通过采用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