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811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目标

【答案】行政目标是指行政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达到或期望达到的行政管理目的和指标,它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行政月标具有如下特性:

(1)层次性。行政目标是由总目标、子目标、二级子目标,从总到分,从上到下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总目标、分目标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层级节制的目标系统。

(2)多样性。由于行政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行政目标也必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从行政目标的内容看,有政治目标、经济目标、文化教育目标、社会服务目标等各领域的目标; 从行政目标的范围和数量看,有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单项目标和多项目标; 从行政目标的期限看,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从行政目标的重要程度看,又有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等。

(3)从属性。多层次、多样化的行政目标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并列的,局部的、低层次的、近期的行政日标要从属于整体的、高层次的、长期的行政目标。多种多样的行政目标对总的行政日标负责,受总目标制约,并根据总目标的要求进行调整、修订,使之更有利于总目标的实现。

2. 客观责任

【答案】客观责任的具体形式是与职责相关且应尽的义务,包括对某人或某组织负责,也包括对某一任务、下属人员人事管理和实现某一工作日标负责。客观责任可概括为三个层次:

①公共行政人员最为直接的责任对他们组织的上级负责,贯彻上级指示,同时也要为他们下属的行为负责。

②公共行政人员要对法律、公共政策负责,行政人员必须能说明其行为与法律的意图和公共政策的意图相一致。

③公共行政人员要对公民负责,洞察、理解和权衡公民的喜好、要求和其他利益。行政人员必须能向公民解释,其行为是复合公民的意志或者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的。这是一种最根本的义务关系。

法律政策责任是基础、上下级责任是杠杆、公众责任是社会体现,三者相互关联构成了公务员客观责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3. 行政领导

【答案】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

政权力,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的社会活动的总称。行政领导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领导活动,它具有一般领导的共同特点,又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行政领导只是对“行政”的领导; ②从行政领导活动方式的特性上讲,行政领导的执行性,是它的明显特点; ③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二、简答题

4. 简述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答案】(1)管理层次是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这应由行政机关的工作量来决定。层次过多,公文履行,手续繁杂,官僚主义滋生,不仅不利于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和职能的发挥,不利于信息沟通和传递,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则力; 层次过少,事务集中于几个领导者或单位,也可能使行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因此,行政机关的层次必须适当。在行政组织中,一般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行政组织权力山高层向基层递减,高层一般具有最高决策权,基层主要拥有执行权,中层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管理幅度是指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上级领导者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工作人员的数目。它如挂钟的摆幅一样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大或过小都将影响管理的效能。

(3)管理幅度与层次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幅度与层次成反比例。加大管理幅度,层次就相应减少; 相反,缩小管理幅度,则层次相应增多。因此,管理幅度与层次是影响行政机构形态的决定性因素,两者必须同时兼顾,做到幅度适当,层次少而精。

5. 简述办公室工作的基本任务。

【答案】办公室管理的范围广,任务杂。具体包括:

(1)口常性工作

①公文处理。包括对外公文、内部公文的撰制和外来公文的处理下作。

②会议工作。包括协助领导确定会议的指导思想和议题,发送会议通知及入场券,安排会议日程与布置会场,起草、处理和归档会议文书,安排食宿、交通,管理财务、医疗卫生以及会议的保卫、保密工作等。③信息处理。办公室的信息处理,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传递和反馈、信息网络、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等。

④机关事务管理。包括物资管理、财务管理、服务后勤管理和协助接待工作等。

⑤印章管理。包括印章的刻制、颁发、保管、使用和销缴等。

⑥文书档案工作。包括文书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等。

⑦信访工作。包括来信、来访的受理、处理、查办等。

⑧机要保密工作。包括各种密级的文件、资料的管理。

⑨公关工作。包括处理与外单位或群众的关系、联系工作。公关工作事关本机关、本单位的形象,事关本机关、本单位的工作能否与社会公众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是否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综合协调工作

①工作任务的协调。办公室或其工作人员常以参与或牵头的方式,组织有关部门来完成各项工作或任务。

②管理事务的协调。这是办公室通过联系、沟通、调解、协商等方式,以解决领导机关及其所属机关之间,机关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的一种管理工作。

③领导关系的协调。办公室工作人员,特别是秘书长和办公室负责人,通过协调以沟通领导者之间的联系,消除误会或隔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办公室在协调领导机关、领导成员的关系时,应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注意分寸。

(3)辅助决策工作

①信息准备。办公室所提供的信息,所反映的情况,是否全面、准确,将直接影响领导者决策的决心和成败。办公室是所在单位的信息收集、交流、反馈的枢纽,也是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中心。

②提供方案。在掌握情况、收集信息后,办公室应提出或协同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决策方案,供领导机关、领导者决策时参考、选择。

③承担决策事务。在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的决策确定以后,办公室应履行自己的职责,迅速地将领导的指示或决定记录、整理,并通过发布文件或召开会议等方式公布决策。

④协助实施和检查。办公室或其工作人员在领导制定决策时,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也要全力以赴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证领导的指示、决定得以顺利贯彻、落实。

6. 简述领导者权威的原则。

【答案】行政领导的权威是指建立在法律、正当程序或领导者人格魅力基础之上的可以对领导对象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指引效果的影响力。权威是领导权力和领导艺术的综合反映,对领导活动的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维护领导者权威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包括:

(1)维护行政领导权威,首先取决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权威

建设四化,需要维护中央的权威,有了中央权威,从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开放、到沿江开放、沿边开放、中西部改革开放全面推进才能实现; 有了中央权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坚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得到保证; 有了中央权威,多元利益才能协调,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 有了中央的权威,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才能高度团结统一,具有旺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因此,维护中央的权威是形成、维护和不断强化我国当代行政领导权威的灵魂。

(2)维护行政领导的权威,必须加强组织纪律建设,形成下级服从上级、全党及地方政府服从中央的高效领导体制

必须坚决禁止那些或明或暗拒不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谎报虚报、报喜不报忧、欺上瞒下的,搞小山头、搞特殊化、为小集团谋利益的不良现象,以保证行政领导层次节制体系的坚强有力,形成整个行政领导系统的权威。

(3)维护行政领导权威,必须在各层领导集体内加强团结、密切配合并形成坚强领导核心 任何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紧密团结的行政领导集体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