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21行政管理学(含行政法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策议程

【答案】政策议程通常是指某一引起公共政策决定者深切关注并确认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被正式提起政策讨论,决定政府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政策议程实际上也就是政治组织,尤其是国家(政府)确定政策问题的轻重缓急。其基本形式包括:①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 ②政府议程,又称正式议程。政策议程创立的条件有:①要使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就必须有问题察觉机制; ②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的政治过程才能进入政策议程。政治组织是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国家的民主制度是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途径。

2. 定员定额

【答案】定员定额是编制基本支出的基本方法。定员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业务量确定的机构人员的编制数,定额指各部门履行职能、开展业务工作所需的各项基本费用支出(包括人员和公用经费)的人均额度标准。因此,它们的预算实际上是一种公式预算,即根据固定的标准按特定的公式计算,该公式为:人员经费或公用经费=定额×定员。

3. 后实证主义方法

【答案】后实证主义者主张以价值为基础,包含更符合直觉和意识的分析方法,再结合实证研究。他们并没有排斥实证方法,只是对主宰行为的价值因素的重新重视,是反思后的进步。从方法论上讲,实证主义擅长把社会现象拆分成各种系数、指标,单纯对某事件本身进行研究和预测。而后实证主义则主张理解各种社会现象,找出其背后的价值目标和变化; 从社会环境中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来解释现象的产生,强调互动和实例研究。总之,它们最基本的差别是对价值和意识的定位。实证主义要求价值中立,后实证主义则肯定价值前提。

价值判断是非常抽象的东西,不同分析者有不同理解。与严谨的实证分析比起来,后实证主义的主张可能导致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遭到了不少的批判。因此,采用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必须警惕纯粹的抽象价值讨论方法。

4. 预算会计

【答案】顶算会计是对政府预算资金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所实施的一种管理活动。是各级财政部门和事业行政单位用来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会毛上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和事业行政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反映和监督。预算会计主要的核算对象是财政性资金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

5. 现代公共预算

【答案】现代公共预算是指必须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收支计划。它不仅是财政数据记录、汇集、估算和汇报,而且是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由政府首脑准备,提交立法机构审查批准。它必须是全面的、有清晰分类的、统一的、准确的、严密的、有时效的、有约束力的; 它必须经立法机构批准与授权后方可实施,并公之于众。现代公共预算制度已作为现代国家进行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

6. 公共政策间题

【答案】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经由政策制定者认定,进入政府议程而欲加以解决的公共问题。公共政策问题是通过公共活动能得以实现的未实现的需要、价值或改进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政策问题具有选择性、动态性和时效性。公共问题不等于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问题只是诸多公共问题中的一部分。公共问题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是:公共问题促使人们行动,特别是向政府及公共部门表达,同时该问题又在特定政府权限范围之内,在特定时期被列入政府政策议程。

当代政府遇到的公共政策问题,性质复杂,范围广泛,其特点是:

(1)相互依赖性。政策问题并非是单独存在的孤立实体,而是彼此交错,相互影响。在解决政策问题时,必须采取整体的观点,将问题视为整体问题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2)主观性。政策问题是人类对于环境所采取行动的思考产物,是人类以概念诊释问题情景的感觉产物。因此政策问题的解决必须有人文的关怀。

(3)人为性。政策问题是人类主观判断的产物,它不能脱离该问题的厉害关系人。因此政策问题是基于社会需求而建构、维持或改变的。必须重视利害关系人的重要性。

(4)动态性。一个政策问题可能有不同答案,答案本身也很可能转化成为一个问题,因此,问题与解决方案经常相互流动。

7. “突变式”改革、“渐进式”改革

【答案】突变式,,改革指在较短期内,对行政体制进行大幅度调整和变革,能迅速改革、改变旧体制,但阻力和风险较大。“渐进式”改革则指用较长时间对行政体制各方面进行逐步阶段性的调整和变革,较为稳妥,进程相对缓慢。

8. 财务行政

【答案】财务行政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对则务行政还可以有一种狭义的理解,它表示国家行政机关为行使其职能,对行政经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节、监督等管理活动。财务行政主要由政府预决算管理、预算(政府)会计和政府审计构成。

二、简答题

9. 简述政治与行政两分及其对于公共管理学的意义。

【答案】(1)政治和行政二分法概述

最早提出政治与行政_分思想的是行政学创始人威尔逊,其后,古德诺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阐释。政治与行政两分思想的具体内容如下:

①政府的职能可分为政治和行政,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是国家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活动; “行政”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政治没有必要干涉行政。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也是民意的表现和政策的决定,它是由议会掌握的权力,重点在于体现民意。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也是民意的执行和政策的执行,与政治有着相对的独立性,重点在于提高效率。

②政府机构之间的分工不可能像政府职能分工一样明晰,因此“政治”与“行政”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达到调适。对政治和行政,人们普遍的印象是二者相互分离,早期的学者并没有过政治和行政事务部门和具体行政事务上可以分离的表述。其实政治行政二分的“二分”是针对政府职能这样一个前提,而在具体的行政事务部门和公共事务上政治和行政不可能完全的分离。

③行政更多地表现为一些事务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事务,因此行政对于效率的追求是可行的。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的开篇说“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的和成功的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

④行政官员对于民选官员负责并执行民选官员的意志,在价值上要保持中立。行政应该以追求效率为前提。传统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理解是: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 行政官员应该而且必须保持政治上的中立。

(2)评价

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对公共管理学的意义在于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学科的论证基础: a. 政府由“政治”与“行政”两种过程构成,“行政”是其中一种单独的过程;

b. 行政研究应当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上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

c. 关于“行政”的科学研究可以寻得类似于物理学的普遍原则,行政研究可以由艺术转变为一门科学;

d. 行政将成为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运用行政科学可以增进政府管理的效率。

②政治和行政分离的历史意义

a. 把行政从政治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这对行政学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b. 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执行功能是互相渗透、难以截然分开的。以执行国家意志为主要功能的政府机关,通常又被赋予表达国家意志的具体细节的职责。而以表达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即立法机关,通常又有权用某种方式控制以执行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对国家意志的执行。

③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政治与行政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为一定经济基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