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之思──一条通过现象学进入存在的“林中路”

关键词: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存在,现象学

  摘要

  形而上学作为人之本质和天命,是不能也不可能被拒斥的。完全以反 叛姿态出现在形而上学面前的海德格尔,他的思想,并没有离开形而上学而去。 对他来说,索思形而上学并不是要摧毁形而上学,其根本动机乃是基于传统形而 上学“是什么”的探究方式根本不可能经验到形而上学的本质,因而必须重新开 启一条通往存在的现象学之路。这条路就是要通往存在近邻处的“林中空地”。踏 上这条林中小路就是那个充满迷误的返回步伐,即返回到一种对形而上学本质的 “思”中。这种“思”关注着摆脱存在之天命注定的存在之遗忘。   林中有路,林中多歧路。对海德格尔来说,探寻存在的道路有三条:通过现 象学的还原,追寻希腊语源和希腊式思维的原始魅力;通过现象学解构,重新解 释从柏拉图到尼采的西方哲学史,以到达关于存在的原始经验;通过现象学建构, 在新的地基上寻求一种解说存在意义的新境域。本文将以此为路标,探索海德格 尔所走过的哲学运思之路。文章除了导论和结束语外正文共分三部分。   导论部分,文章从形而上学在哲学史上所遭受的境遇出发重提究竟什么是形 而上学这一古老的哲学问题,并通过对形而上学历程的简单回顾来反思海德格尔 探究形而上学问题的真正动机所在。针对在现有的研究中关于海德格尔对待形而 上学原初态度──海德格尔研究形而上学,克服形而上学的本意即在于力图寻求 对形而上学的出走──上的一致的误解,文章提出了新的阐释海德格尔的方式: 以海德格尔的方式解读海德格尔。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体上追踪海德格尔的思想运 动,力图阐明海德格尔思想中未曾言明的东西。   第一部分,海德格尔视角下形而上学本质的透视。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切入:(1)形而上学基本问题的提出。这一问题在海德格尔那里被归结为“为什 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基于此,要展开对形而上学的追问即是要第一,追 问存在的问题;第二,追问无之问题。(2)追问存在的问题。海德格尔试图从两 条路径来解答这一问题。其一,追问“存在”这个词的语法和语源。其二,倾听 希腊话语的自行言说。通过对早期希腊话语的“倾听”,存在作为同一的physis (自然)、logos(逻各斯)和Denken(思)的三位一体已自行显示。在此关联中, 存在的本质被经验为无蔽状态。存在显现为虚无。(3)追问无之问题。无并非纯 粹的空无,基于畏的启示,无乃是存在者“在起来”的最终根据。在这一根据中 发生着一种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整体的超越。这种超越将无之问题表明为一个形 而上学的问题。(4)存在(无)之问题的本质特征:先验性。作为对存在者整体 的超越,存在(无)之问题的本质特征既非经验又非超验,而是先验的东西。(5) 存在(无)之问题的发问方式:是如何。基于存在(无)之问题的先验特性,我 们不能问及“存在是什么”,而只能思存在“是如何”。于此,海德格尔从康德那 里得到了启示,并将其问题的探究方式适用于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   第二部分,传统形而上学对形而上学本质的迷误。传统形而上学基于其发问方 式导致了形而上学本质的遗忘。因此,要展开对存在问题的追问,我们必须探究 存在是怎样因存在“是什么”的探究方式而逐渐被遮蔽并逐渐呈现为存在者的, 也即就是要展开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性解构。文章对此主要从三个方面阐释: (1)存在向作为idea(相)和energeia(实现)的ousia(在场状态)的转变, 这一转变开始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2)真理向确信的转变;基体向一般主体 的转变,这一转变由笛卡儿开端,笛卡儿后整个近代哲学都是在同一框架内运思。 (3)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尼采根据虚无主义的基本经验对柏拉图主义的倒转。 这样的倒转使存在彻底地成为存在者,但同时也使得我们不再可能以“是什么” 的方式来思形而上学,因而召唤着形而上学新开端的来临。   第三部分,新的地基上重新经验形而上学本质的“林中路”。文章从三个方面 进行阐述:(1)回忆到形而上学基础上去。由柏拉图开端的传统形而上学导致了 古希腊开端性思想的遗忘,要展开对形而上学本质的源始追问,必须回忆到古希 腊思想的开端。但回忆并不是简单的回复,它乃是对另一更为本源开端的先行思 考。(2)新的地基:从时间的地平线而来。形而上学从古希腊第一开端向另一个 开端的过渡,必须要寻找一个新的地基。这一地基就是要从时间地平线而来,“把 时间摆明为对存在的一切领会及解释的视野”。(3)尝试性开启存在之境域的路标。 从时间的境域而来,海德格尔的整个思想过程所尝试的就是行走在通往存在的“途 中”。此在、真理和语言就成为在“途中”开启存在之境的路标。   结束语,终其一生,海德格尔都是行走在通往形而上学本质的存在之“思” 路中。但是,他也看到,在思的道路上,终有一死者看不到终点。当被问及他有 无最终思及存在本身时,海德格尔对此加以否定。也许,对他而言,思之伟大, 在于永恒;思者之伟大,却在于思者之在思想的道路上永不停息地探索。从这个 角度讲,对形而上学本质的“存在之思”也就永远是在途中,这是海德格尔遭遇 的思想命运,也是我们所有的人遭遇的思想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