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传媒经济学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
● 摘要
一、简答论述题
1. 请调查3份在“二元产品市场”中运营的报纸或杂志的成本结构与收入构成,根据调查结果说说报纸或杂志的定价为何可以低于成本。
【答案】(1)报纸或杂志同时参与两个市场单元,它每卖掉一份报纸或者一份杂志,都包含两部分产品,一部分是内容产品,一部分是广告版面,广告版面的消费者是广告商,而报纸杂志内容的消费者是读者,所以,其成本己经摊销在两个消费者身上,一个是广告商一个是读者,所以其定价可以低于成本,因为其一本分成本要从广告商身上获得。
(2)以《新京报》为例,假设它的成本价为3元每份,每份广告定价为3.5元,零售价为1.5元,则,其每卖出一份报纸收获1.5+3.5=5元,而其成本价为3元,所以报纸净利利润为2元,这就是为什么报纸或者杂志的定价低于成本价。
2. 为什么美国主导了电影与电视节目的贸易?
【答案】(1)文化产品的生产中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文化产业外部规模经济的表现是文化产业生产者在地理位置上的集聚,例如美国好莱坞的形成。外部规模经挤带来的优点是可以引起知识技能的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同时某些物质资料和人力资本也互相租用,有助于产业内各文化产品生产厂商降低成本,使其产品在世界文化市场上获得价格、品质等各方面的优势。
(2)加拿大学者霍斯金斯和麦克法蒂耶提出了第一行动者优势理论。他们分析美国之所以能够占据全球电视市场的绝对份额、不断向外输出文化产品的原因,在于其拥有规模经济与第一行动者优势。
①大规模的生产使美国电视制作企业拥有更强的成本优势,固定成本得以分摊,产品升级以及广告所需资金相对充裕,在与他国同类文化产品的竞争中占据较大优势。
②第一行动者优势则考虑技术一定的情况下,通过首先改进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营销渠道和熟悉输出国市场状况等行动,使美国文化生产企业可以获得文化产品生产的“领先”优势。
(3)澳大利亚学者戴维·索罗斯比提出,新贸易理论中的需求偏好理论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着重要作用,文化产品的消费可以被理解为人们当前消费所获得的满足以及未来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此,过去的文化产品消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将来的消费结构。
(4)从要素享赋论来看,美国的部分优势与它的要素桌赋有关。
①加利福尼亚持久的阳光是助成早期的电影业在此生根的重要原因。
②美国人独享众多的人、通用的语言和高人均收入的好处,造就了其世界最大的电视节目、电影、录像带市场的地位。占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为美国电影和电视节目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优势,但这其中并不意味着其他商品同样如此。
(5)从后天的比较优势条件来看,长期以来,美国的电视电影节目制造商集中在好莱坞从事这一颇具竞争性的产业。
(6)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美国在商业上主宰世界影视市场,其优势中的最重要因素即在经济,美国本身的庞大市场有利于其发展大规模的传播组织,其既有经济资本、科技和行销管道,都使美国公司得以快速扩张。
(7)好莱坞节目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其经济规模,而且也由于其节目内容追求普遍性。
3. 如何对媒介产业进行评价?
【答案】(1)由于媒介经济表现出了较为鲜明的二元市场特性,一般来说媒介产业的经济活动必然体现在二重经济过程中:第一重是内容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第二重是广告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在特定情况下,第一重经济过程的收益可以为零)。作为产业来说,这两重经济过程,是产业发展和成熟的必要条件。
(2)媒介产业并不局限于二重经济过程,在企业发展和产业壮大的过程中,还会同时或交替出现其他经济过程,因提供其他产品或服务而获益。这些产品或服务包括:衍生产品、品牌资产、上市、并购扩张等
(3)媒介产业的成熟度,可以分解为每一重经济过程各自的成熟度。随着经济过程的不断深化,企业越来越具有战略投资能力,也越来越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 从新闻集团并购道琼斯案例分析传媒并购行为与外部环境变更和传媒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传媒并购是指传媒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公司并购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手段。
(1)外部环境方面
①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越来越活跃,各种市场的交易量急剧增加,从而导致对财经信息的旺盛需求有增无减,这意味着财经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巨大而持久的市场发展潜力。
②一家传媒集团如果无法满足受众对财经新闻信息的需求,不但将失去巨大的市场机会,而且会意味着集团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下降。新闻集团如能并购道琼斯,后者旗下的《华尔街日报》及道琼斯财经新闻信息系统将可弥补前者在财经媒体方面的空白。
(2)企业发展战略方面
①全球传媒行业在向“大者恒大”的方向发展,囊括各种传媒渠道,面向各个层次受众,拥有多种服务方式的综合性全媒体集团成为众多大型传媒集团的目标。
a. 通过并购带来资源共享,最大化发挥协同效应,是传媒并购最重要的动因。道琼斯旗下拥有以商业和财经领域深度分析报道著称的《华尔街日报》报系和提供实时财经报道和市场评论的道琼斯有线新闻社,而新闻集团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
一。二者的联姻有利于使道琼斯公司成为全球财经信息和评论的主要提供者,也有利于拓展新闻集团的财经新闻业务和竞争力。
b. 以并购的方式扩张,能够节省时间、缩短投资回收年限、减少资本投入、获得规模效应。新闻集团的全球扩张过程就是不断并购、兼并的过程。
②财经媒体正在成为大型传媒集团不可或缺的资产配置,综合性的传媒集团必须要进入这一领域才能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道琼斯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对财经信息的分析和整合非常专业,可以给默多克的新媒体发展战略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内容。此举能发挥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协同效应,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③在线新闻信息服务系统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传媒产品。
a. 新媒体是一种很好的现代传播渠道,优势非常明显,但它的劣势也显而易见,其最大的劣势在于缺乏与其相应的内容,缺少对信息的整合。b. 新媒体有能力向受众提供海量的信息,但是这并不是受众所希望的,受众所希望的是能够从海量信息中整理、归纳出他们各自最关心的信息来。
c. 新闻集团原本缺乏在线新闻信息服务系统,收购道琼斯,新闻集团将拥有全球最大的付费财经网站一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使新闻集团在互联网领域将保持强大优势。
(3)这次并购也代表了金融资本和信息资本的进一步融合,通过合并从而获取更大的效益和影响力,这是追求新产业突破口的一个方向,也凸显了财经媒体在传媒市场中的重要地位,综合性的传媒集团必须要进入这一领域才能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5. 尝试使用博弈论方法来分析一个传媒市场的竞争行为。
【答案】博弈,表示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理论。价格战是企业展开市场竞争时,常用的博弈方法。例如,20世纪90年代,《苹果日报》在香港的创刊,打响了香港报业的报纸“价格战”,为了应对《苹果日报》的降价冲击,香港的各类报纸业纷纷降价,展开博弈。这场博弈的结果是许多发行量不高的报纸倒闭,香港报纸市场经历了一次大洗牌,但赢得胜利的各家报纸也元气大伤。
①《苹果日报》创刊,率先发起价格战
香港中文报纸一直采取5元的统一售价。1995年《苹果日报》创刊,虽然其报纸定价仍为5元,但读者可凭在报纸上的印花换购报纸,只需支付2元的费用。这种变相降价的策略使得《苹果日报》速在发行总量本就持续下滑的报业分割掉大块蛋糕。据当时统计,《苹果》出版半年之后,香港各大报发行量均出现明显萎缩。
②多家报纸加入价格战,展开博弈
《苹果日报》的不按常理出牌,在香港报业首JI-利用价格撬动市场的先河,此后,“价格大战”数度成为香港报业进行格局洗牌的重要手段。1995年末,《东方日报》将报纸价格降为2元,《成报》、《新报》、《天天日报》也跟进降价。
③香港报业市场经历大洗牌
降价之前,香港主要的综合性中文日报约在10份左右,已经处于过饱和状态。此次减价大战爆发后仅三天,香港《电视日报》便宣布停刊。随后,创办时间达33年之久的《快报》、创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