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特稿与消息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与消息相比,特稿这种报道体裁具有自身的特性。

(1)消息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的核心要素,而特稿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的细节。

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消息的任务是将构成新闻事件的要素简明扼要地报道出去,让受众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特稿的任务是提供新闻事件的种种细节,让受众能够身临其境,对新闻事件的过程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特稿往往可以向受众提供新闻事件的生动的进程画面。

(2)消息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而特稿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的深层原因和相关影响。

①消息主要是要把新闻事件的最新发展态势、情状、结果告诉给受众,而特稿的一个重要仟务是要把新闻事件酝酿生成的深层缘由揭示出来,把新闻事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关系描述清楚。

②消息中使用的背景资料对主体新闻来说是一种辅助报道关系,特稿则不同,在许多情况下,特稿的核心任务就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释新闻。

(3)消息注重的是报道整体的新闻事件,而特稿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中的人物。

消息是要把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告诉给受众,它要报道的是新闻事件中各种因素合成作用的结果。如果是人为事件,消息往往也会更加注重报道人为作用的结果。特稿则往往特别注意报道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描述人物对新闻事件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和新闻事件对人物的作用与影响,通过人的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利益得失、情感冲突、命运沉浮的描述与剖析,更加直接、更加生动、更加深刻地解释客观变动与人们利益乃至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

(4)消息有严格的结构框架,而特稿则有自由的表达风格。

尽管消息的结构框架有着多种形式,但总的说来,它的结构关系还是比较严格的。特别是消息中导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位置,这决定了消息的结构有着它相对固定的规则。而特稿的文体却十分灵活多样。它不会受到诸如消息写作中的导语前置、重点前置之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的规则束缚,可以用各种文体形式进行写作,可以是目击记,也可以是对话录; 可以用散文体,也可以用章回体; 可以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正叙事件,也可以从事件的结果入手倒叙事件。

(5)消息多用简洁概括的文字报道新闻,而特稿则多用文学描写的技法报道新闻。

尽管如今文学式描写的技法正在以各种方式向消息写作的领域渗透,但是,通观一则报道的全文,我们往往还是会轻而易举地从文字的表达方式上对消息与特稿的区别一目了然。

2. 解释性新闻与新闻述评有何不同? 写作中各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解释性新闻与新闻述评的区别

①新闻述评中的评,是记者对事物的直接评判,是褒贬,是就事论理的一种写法; 解释是以充分的背景为依据的客观的加工过程,其中有一部分是评沦,而发议论(述评)是一种受论点和感情影响的主观加工过程。

②解释性新闻是运用事实表达观点; 新闻述评则允许超越、跳出事实,直接说话,是署名言论。 ③新闻述评对事实的要求更严格

一般的评论中,事实只是为论点服务的论据,未必是新近发生、发现的,也未必是完整的。分析性新闻虽然要以大量事实说明见解,但是,它的事实往往是多样的、可以任意调遣的材料; 新闻述评因其兼有报道与评论两种职能,报道是手段,评论是目的,报道是评论的依托。总体而言,新闻述评不能不清晰地反映事实。

(2)解释性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大背景意识

写作解释性消息,记者必须善于调遣和使用大背景,即将新闻事件放到一定的历史之中去观察、分析它产生的必然性,这是背景选材的大时空观。大背景即全局性背景,解释性新闻的背景性事实反客为主,用以让释新闻事件的整体,焦点集中在背景分析上面。

②用背景事实自身的逻辑力量说明新闻事件产生的必然性

解释性消息也应注意客观色彩,不提倡记者直接发表议论,要求用背景性事实及事实自身所显示出来的逻辑关系来说明问题。

③巧妙开篇,引人入胜

解释性消息的基本特点是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开头的切入方式具体如下:

a. 立即开讲,一开始就以解释的姿态切入;

b. 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c. 先将奇异的场景再现出来,引起好奇,再进行解释;

d. 以橱窗式导语开头。

3. 怎样才能把新闻报道写得生动?

【答案】写得生动是指把新闻写“活”,即要求新闻报道富有感染力。想把新闻报道写得生动,就必须:

(1)在某些方面“生动”与“具体”是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越是写得“具体”就越容易生动。

(2)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这是让稿件“活”起来的一个关键。具体包括:

①在绝大多数新闻事件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或者说,人是构成新闻事件的主体。新闻报道说到底,是报道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变化。因此,在写新闻报道时若是抓住了这个最活跃的因素,稿件便生动,便“活”。反之,若是舍去了这个最活跃的因素,稿件就容易死板、千瘪。

②新闻报道对于传播对象,即广泛的不特定的读者群来说,最容易让他们认同的莫过于对人的关心和对人类生活状态的关心。因此,新闻报道里有了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有了他们的动

作、语言、行为、表情,尤其是有对他们的感情与生活状态的报道,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兴趣。

(3)新闻报道能否生动。与结构也有很大的关系

无论消息还是通讯写作,都要注意谋篇布局,注意新闻事件的戏剧性和冲突性。生活中存在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如果记者善于抓住矛盾,又善于运用文章的结构把其戏剧性或者冲突性体现出来,那么写出来的报道则波澜起伏。而由折起伏本身就是一种生动。

4. 谈谈综合性消息的写作方法。

【答案】综合性消息以及经验性消息写作由于报道的内容不同,它们的写作方法也有所区别:

(1)对比和显现

非事件性新闻所报道的一些社会或自然界的现象、问题,往往呈渐变状态,小像事件,特别是突发性事件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要求记者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将其变化、其问题性、新闻性,明显地揭示出来。摆在读者面前。这需要用一种方法来加以“显现”。而显现的基本手段是对比。新闻界常说,“比较出新闻”,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尤其如此。

(2)量化和集中

事象分散不易让人看到问题的全貌。非事件性新闻在写作上有必要将散在的事象加以概括和集中。集中的一个有效手段是总体量化一一剥去事物的个别的外壳,以抽象了的全局性的数字,反映某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总体态势。

(3)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是非事件性消息,尤其是综合性消息写作的又一重要方法。点,即个别的、典型的事例,面,即全局情况。忽视点会削弱消息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没有面,则难以反映总的态势。综合性消息应特别重视“点,’,应以典型开路。典型事例有如特写镜头,可以将同类事物共有的特点集于一身,加以放大,让读者看到细微之处,仿佛借助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获得实实在在的认识和感知。

(4)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非事件性报道较少被动性,大多带有主动出击的特点。亦即,大多数非事件性报道,记者是为了反映某种情况或问题而行动的。有些报道即使利用的是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资料,其调查本身一一信息源一方的行动本身,也带有鲜明的“问题意识”。

二、论述分析题

5. 评述分析性消息的特点及地位。

【答案】(1)特点

分析性消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与报道“事”的新闻不同,它是以传播观点、意见为主的消息。这类消息应当说也是报道,因为它基本上是以传播他人观点的形式出现的; 然而,因其同时也清楚地反映了记者的价值取向,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种传播者主观色彩外化的新闻。

②分析性消息是一种有深度的新闻,换言之,分析性消息是典型的深度报道。分析性消息,包括新闻分析、解释性消息以及新闻述评,它们不是孤立地、表面地报道新闻事件或者某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