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体育学院531学校体育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教学原则
【答案】体育教学原则体系是体育教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范畴,是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学生主体性原则、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技能教学为主的原则、兴趣先导,实践强化的原则、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原则、全面效益原则。
2. 比赛法
【答案】比赛法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比赛偏重于竞争,往往是与某个运动项目有关。
二、简答题
3. 体育教学评价有哪些功能?
【答案】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反馈功能、动机强化功能和考察鉴定功能。
(1)教学评价的信息反馈功能
教学评价会提供一定的状态信息,这些信息返回给评价的对象,就可以作为调整或改进的依据。
(2)教学评价的动机强化功能
教学评价的动机强化功能是指由于教学评价而激发被评价者的积极性,自觉地改进教与学的活动。动机作用一般分为内部动机作用和外部动机作用。
教学活动中的自我评价可以加强内部动机作用。
教学活动中他人肯定的评价评价,可以提高教师或学生的积极性、维持教学过程的适度的紧张状态。
(3)教学评价的考察、鉴定功能
教学评价具有对教学质量和水平、优点、缺点和问题的考察、鉴定的作用。
教学评价具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的判定和鉴别的作用。
教学评价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有关决策的依据。
4. 联系实际谈谈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步骤和方法。
【答案】(1)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是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2)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安排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一般应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并且要大中小负荷量度合理交替。在具体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
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体能、基础水平、体质状况等因素,合理地安排好课的运动负荷量度,并加以区别对待。
根据体育课的类型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
复习课、考核课、授课和引导课的运动负荷量度相对较大,综合课的运动负荷量度应相对适中。
根据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性质安排体育的负荷量度
较难的教材,运动负荷量度应相对较小,较容易的教材,运动负荷量度应控制在相对较大的范围。
5. 运用分组轮换教学形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分组轮换是指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在统一的时间内,各组分别学习不同性质的材料,并按预定的时间轮换学习的内容的教学形式。运用分组轮换教学形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学习新教材的小组,但也要适当照顾复习教材的小组,如果都是复习教材,应重点照顾教材难度较大的小组。
(2)安排教材的轮换的顺序时,应照顾体质较弱组与女生组,使他们按照安排的合理的教材顺序和运动负荷进行练习。
(3)注意体育小组长和体育积极分子的培养,使之在课中起助手作用。
(4)注意做好分组的组织工作,以便迅速而有秩序动进行轮换,究竟采用那种组织形式,教学时间如何分配,主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目标、学生人数、教材的性质难易程度以及场地器材设备等条件而定,不能千篇一律。
6. 简述体育学习评价的特点。
【答案】(1)体育学习效果易受先天差异影响。
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不单有智力的参与,更重要的是身体的参与,由于受遗传因素影响,学生在身体与技能方面的先天差异较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的努力程度有时是不成正比的,而身体素质的好坏则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
(2)体育学习评价视角的多样性
体育学习评价能反映出体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等各个方面,因而体育学习评价涉及面广,评价的内容指标体系庞杂,评价的手段与方法多种多样。
(3)体育学习评价的即时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很强的外显性和即时性,如学生完成的技术动作如何,同学们都看在眼中,实际上是正式或非正式地被即时评价,而教师也需要即时反馈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4)体育学习评价结果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受季节、天气状况影响较大;另外学生的身体状态、考核时间、场地器材条件等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7. 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与方法有哪些?
【答案】(1)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
学校体育管理必须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各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依据《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国家有关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及学校工作规划等,对学校体育实行系统管理。
(2)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
学校体育管理方法是指为达到学校体育管理目标而采用的管理手段或途径。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法规管理法
学校体育管理的政策法规管理法是指运用国家各种有关学校体育的法令、条例、决议、规章制度等来管理学校体育的方法,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等特点。包括《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等。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行政管理法
学校体育管理的行政管理法是指运用行政组织的职能与手段,对各级学校体育实施管理的一种方法。具有权威性、指令性、针对性的特点。下达任务与检查落实紧密结合。教育、体育部门应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共同搞好学校体育。
目标管理法
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管理法是指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有关规划及计划,科学确定出一定阶段的工作目标并通过实施、检查达到目标的一种方法。确定目标要恰当,应从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目标不宜过高或过低。要对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以便督促落实。
评估与奖惩法
学校体育管理的检查评估与奖惩法是指不断地对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程度进行监督、控制,并针对完成情况采取奖励或惩罚的方法。表彰和奖励要客观、恰当,表彰和奖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8. 简述体育教学中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答案】(1)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
学生对完成动作不认真、敷衍了事,会把动作做错。
学生对所学动作技术的概念模糊不清。
学生受旧技能的干扰。
学生的能力较差导致产生动作错误。
学生在疲劳情况下进行学练导致产生动作错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