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815综合(管理学、社会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自由裁量权

【答案】自由裁量权指行政部门及工作人员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内依自发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方式和自由作出相应决定的权力。它是行政部门及下作人员在法律明示授权或消极默许的范围内,基于行政管理目的自由衡量、自主选择而作出一定的具体行为的权力。自由裁量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小断扩大,以至于已成为当代行政管理中小可或缺的一种权力。自由裁量权可弥补立法的不足,使公共部门及工作人员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卓有成效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管理公共事务。

2. 职位聘任

【答案】职位聘任是公务员机关与所聘公务员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书面的聘任合同,确定机关与所聘公务员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任职方式。它是随着人事管理改革的小断深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的类似于企业那样的任用方式。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聘任合同期限为1至5年。聘任合同可约定试用期(1至6个月)。聘任制公务员按国家规定实行协议工资制,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

3. 行政协调

【答案】协调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的而把各自行动互相配合。行政协调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间建立良好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协调不是在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的两极做选择,而是在有关各方存在不同程度共同之处的基础上,对差异进行融和、调整,以实现关系的和谐与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行政协调关键在政府各方面关系的平衡,如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平衡、履行社会职能与自身有效管理的平衡、专业化分工与全局管理的平衡、职权责的平衡等。行政协调的方法有对人际关系的协调方法、对组织系统的协调方法、对经济、社会和思想的协调方法。其特点包括:广泛性、目的性、层次性、权威性、灵活性和相对性。

4. 绩效性原则

【答案】预算编制的绩效性原则指部门预算应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实行全面的追踪问效,不断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中央部门和财政部要将项目完成情况和绩效考评结果分别记入中央部门项目库和财政部项目库,并作为财政部以后年度审批立项的参考依据,以强化对部门预算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和使用效益的考核分析,促使预算资金的安排由

“重分配”向‘·雷管弹,,转变。

5. 财政问责

【答案】财政间责是公共预算应承担的受托责任,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应履行其对公民和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问责是公共预算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责任政府的关键。

6. 公共政策间题

【答案】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经由政策制定者认定,进入政府议程而欲加以解决的公共问题。公共政策问题是通过公共活动能得以实现的未实现的需要、价值或改进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政策问题具有选择性、动态性和时效性。公共问题不等于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问题只是诸多公共问题中的一部分。公共问题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是:公共问题促使人们行动,特别是向政府及公共部门表达,同时该问题又在特定政府权限范围之内,在特定时期被列入政府政策议程。

当代政府遇到的公共政策问题,性质复杂,范围广泛,其特点是:

(1)相互依赖性。政策问题并非是单独存在的孤立实体,而是彼此交错,相互影响。在解决政策问题时,必须采取整体的观点,将问题视为整体问题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2)主观性。政策问题是人类对于环境所采取行动的思考产物,是人类以概念诊释问题情景的感觉产物。因此政策问题的解决必须有人文的关怀。

(3)人为性。政策问题是人类主观判断的产物,它不能脱离该问题的厉害关系人。因此政策问题是基于社会需求而建构、维持或改变的。必须重视利害关系人的重要性。

(4)动态性。一个政策问题可能有不同答案,答案本身也很可能转化成为一个问题,因此,问题与解决方案经常相互流动。

7. 政府形象

【答案】政府形象是公众心目中对政府的政策表现、公务员言行所形成的总体印象和评价,也是政府组织的外部风貌、内部特征以及全部活动状况在社会公众心目中产生的心理反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政府形象是整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统一; ②政府形象是政府自我设计与人民期望形象的统一; ③政府形象是行为事实与公关宣传的统一。政府形象最终取决于公众对政府的感觉和评价。

8. 行政沟通

【答案】行政沟通指行政过程中上下级间、各部门间行政信息的传递、交流与分享。沟通是与行政过程紧紧相伴的行为,是行政管理活动中最具共性的东西。政治学家们指出:发挥信息传播作用的沟通网络,可被称为“政府的神经”,并指出整个政治学的内容都可从交流出发,根据信息以及产生信息和决定其影响力的因素来重新认识。行政沟通的基本要素包括沟通的主体(信息源)、内容、渠道、对象和效果。

二、简答题

9. 简述政治与行政两分及其对于公共管理学的意义。

【答案】(1)政治和行政二分法概述

最早提出政治与行政_分思想的是行政学创始人威尔逊,其后,古德诺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阐释。政治与行政两分思想的具体内容如下:

①政府的职能可分为政治和行政,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是国家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活动; “行政”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政治没有必要干涉行政。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也是民意的表现和政策的决定,它是由议会掌握的权力,重点在于体现民意。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也是民意的执行和政策的执行,与政治有着相对的独立性,重点在于提高效率。

②政府机构之间的分工不可能像政府职能分工一样明晰,因此“政治”与“行政”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达到调适。对政治和行政,人们普遍的印象是二者相互分离,早期的学者并没有过政治和行政事务部门和具体行政事务上可以分离的表述。其实政治行政二分的“二分”是针对政府职能这样一个前提,而在具体的行政事务部门和公共事务上政治和行政不可能完全的分离。

③行政更多地表现为一些事务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事务,因此行政对于效率的追求是可行的。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的开篇说“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的和成功的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

④行政官员对于民选官员负责并执行民选官员的意志,在价值上要保持中立。行政应该以追求效率为前提。传统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理解是: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 行政官员应该而且必须保持政治上的中立。

(2)评价

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对公共管理学的意义在于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学科的论证基础: a. 政府由“政治”与“行政”两种过程构成,“行政”是其中一种单独的过程;

b. 行政研究应当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上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

c. 关于“行政”的科学研究可以寻得类似于物理学的普遍原则,行政研究可以由艺术转变为一门科学;

d. 行政将成为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运用行政科学可以增进政府管理的效率。

②政治和行政分离的历史意义

a. 把行政从政治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这对行政学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b. 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执行功能是互相渗透、难以截然分开的。以执行国家意志为主要功能的政府机关,通常又被赋予表达国家意志的具体细节的职责。而以表达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即立法机关,通常又有权用某种方式控制以执行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对国家意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