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影响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提高效度?
【答案】(1)效度的定义
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或量表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2)效度的影响因素
①测验构成方面,试题是构成测验的要素,测验之效度取决于试题性能;
②测验实施方面,测验的实施程序是影响效度的重要因素;
③被试反应方面,被试的兴趣、动机、情绪态度和身心健康状况等,都能影响他在测验情境中的行为反应;
④所选效标的性质;
⑤测量的信度。
(3)提高效度的方法
①控制随机误差、减小系统误差,同时还要选择好特别恰当的效标,把效度系数准确地计算出来;
②精心编制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
③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
④创设标准的应试情境,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
2. 语义分析法可应用在哪些方面?如何应用?优缺点何在?
【答案】语义分析法是运用语义区分量表来研究事物的意义的一种方法。
(1)语义分析法的应用
①语义分析法可以用于检验某些理论,也可以用于了解人们的态度和对事物的不同理解,还可以用于诊断。
②语义分析法在跨文化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跨文化研究中,常常涉及量表或测试材料的翻译问题,而翻译出来的量表或材料是否仍保存其原有的全部意义,则往往难以确定。而语义分析法则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
(2)语义分析法的应用方法
①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将要被评价的事物或概念。
②确定评价维度。目前语义分析法在确定其评价维度时一般是选用性质、力量、活动三个维度。
③选择具体评价的子项目及数量。
④具体编制七点等级语义区分量表。
⑤实施语义区分量表。
⑥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
(3)语义分析法的优缺点
①语义分析法的主要优点是:
a. 实施方便,趣味性强,易于被试了解与合作,可适用于较大年龄范围的被试。
b. 语义区分量表客观统一,结果计分方式确定,易于计算机处理。
c. 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较多的资料,向众多被试了解有关信息,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 d. 可灵活地应用于各类研究,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内容、对象确定被评价的概念、事物和评价的维度与子项目。
e. 可较客观地研究人们对事物意义的不同理解、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及其改变,并特别适用于鉴别概念、个体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
②语义分析法的主要局限性是:
a. 语义区分量表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
当被评价的事物或概念数目较多时,不易选择对它们都有意义的评价项目与维度;
语义区分量表两端的形容词需在意义上相互对立,要选择这样的形容词有时很难。
b. 只适用于研究较简单的、表面的问题,而很难对复杂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3. 观察法中常用的策略有哪些?如何选用不同的策略?
【答案】(1)参与观察策略
①参与观察策略的适用条件
a. 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通常是为了收集较为完整且具有深度的资料,旨在对研究现象的发生、发展的真实情况有全面而直接的了解和较深入的理解。采用参与观察法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种理论或假设,也不是为了揭示某种因果关系或做出某种预测,而常常被用于进行探索性研究。
②为了尽可能排除各种无关变量的影响,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与有效性,参与观察的适用条件如下:
a. 观察者自身的条件。观察者是否有充足或较长的时间来从事观察;是否既能与被观察者和谐相处,成为其中一员,又能客观地、中立地进行观察记录;是否掌握一定的观察技巧等,都是选用参与观察法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b. 观察者的研究目的。观察者是否拟对某一特定现象或观察对象做一全面、综合的了解,是否拟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动态过程,是否打算在自然情境中从事研究工作,都影响着参与观察方法的选用。
c. 被观察者的条件。被观察者或团体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与观察者的差异程度如何等因素,直接影响着进行参与观察的可行性和难易程度。
(2)时间取样观察策略
①时间取样观察策略的含义与作用
a. 时间取样观察策略是指要求观察者事先确定所要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记录表上。
b. 时间取样观察策略可以帮助研究者收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某一行为或事件是否出现或发生。
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频率如何。
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有多长。
②时间取样观察策略的适用条件
a. 时间取样观察策略只适用于经常发生或出现的行为,一般来说,平均至少每十五分钟出现一次。如果研究者对这点不能肯定,那么就必须首先花时间深入实际,进行初步的实际观察,以确定所要研究的行为或事件是否经常地发生或出现,以及影响这些行为出现或发生的各种个人的或情景的因素。
b. 时间取样观察策略只适用于易被观察到的一些外显行为,而不适用于内隐或隐蔽性行为,如脑中的心理活动或个人隐私行为。
(3)事件取样观察策略
①事件取样观察策略与时间取样观察策略的不同点
a. 时间取样观察考察的单位是时间区间,而事件取样观察考察的是行为事件本身。在事件取样观察中,观察者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所研究的行为事件发生,研究者就可对其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b. 时间取样观察只能研究每十五分钟至少发生一次的行为,但事件取样观察则可以研究各种各样的行为,不受行为发生频率的限制。
c. 相比较而言,时间取样观察较适合于专业研究者使用,而事件取样观察则较适合于教师使用。
d. 事件取样观察和时间取样观察获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时间取样观察研究的是事件或行为是否存在,而事件取样观察研究的是事件或行为的特征。
(4)行为核查表策略
①编制行为核查表要的几个步骤:
a.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所要观察的内容。
b. 在核查表中分别列出所要观察的目标行为,这时将第一步的观察内容进一步具体化为观察的实际项目。
c. 在核查表中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排列目标行为,核查表的组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常常使用的
是按项目的难易水平循序渐进地组织核查表。
d. 核查表中所列项目应当包括所需要的一切信息。
4. 简述统计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定义及其关系。
【答案】(1)统计检验中两类错误即错误和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