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31微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刺突。
【答案】刺突是指病毒表面或噬菌体尾部基板上向外伸出的尖钉状蛋白质突起,它具有吸附和固着于宿主细胞表面的功能。
2. 比生产率。
【答案】比生产率是指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产物的产量。
3. 转座子(Tn )。
【答案】转座子(Tn )是指一小段双链DNA , 由2000个以上的碱基对组成,常常编码一种或几种抗生素的抗性结构基因和末端反向重复序列。转座子能够在基因组内,或细菌染色体和质粒之间移动。
4. 鉴别性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a)。
【答案】鉴别性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a)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5. 亚病毒。
【答案】亚病毒是只含核酸或蛋白质一种成分的分子病原体,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三类。
6. 异型乳酸发酵的双歧杆菌途径。
【答案】双歧杆菌异型乳酸发酵途径是通过HMP 发酵的新途径,其特点是2分子的葡萄糖可产生3分子乙酸、2分子乳酸和5分子A TP 。
7. 古生菌。
【答案】古生菌是指一群具有独特基因结构或系统发育生物大分子序列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壁含假肽聚糖、糖蛋白或蛋白质,主要包括一些独特生态类型的原核微生物,如产甲烷细菌及大多数嗜极菌。
8. 环状沉淀反应与絮状沉淀反应。
【答案】环状沉淀反应是在细口径的小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体血清,再将经过适当稀释的待
检可溶性抗原沿管壁小心加在抗血清表面,使之形成界面清晰的两层,数分钟后,若在两层液面交界处出现白色沉淀环,即为阳性反应,本实验可用于抗原的定性实验;
絮状沉淀反应是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试管中或凹玻片上混匀,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的反应,主要用于测定毒素及抗毒素等。
9. 免疫耐受性。
【答案】免疫耐受性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一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对自身抗原耐受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特征。
10.代谢物回本补顺序(anaplerotic sequence)。
【答案】代谢物回补顺序(anaplerotic sequence ),又称代谢物补偿途径或添补途径(replenishment pathway),是指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产物的那些反应。
二、选择题
11.酿酒酵母(Saccharomy cescerevisiae)的无性繁殖是( )。
A. 裂殖
B. 芽殖
C. 假菌丝繁殖
D. 子囊孢子繁殖
【答案】B
12.能进行同型乳酸发酵的乳酸菌是( )。
A. 肠膜状明串珠菌
B. 短乳杆菌
C. 德氏乳杆菌
D. 两歧双歧杆菌
【答案】C
【解析】肠膜状明串珠菌、短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都进行异型乳酸发酵。
13.除支原体外,能形成“油煎蛋”状菌落的细菌还有( )。
A. 原生质体
B. 球状体
C.L 型细菌
D. 衣原体
【答案】C
14.我国酱油酿造业目前广泛采用的制曲形式是( )。
A. 盘曲
B. 帘子曲
C. 转鼓曲
D. 通风曲
【答案】D
15.毛霉(Mucor )的无性繁殖产生( )。
A. 内生的孢囊孢子
B. 外生的厚垣孢子
C. 内生的游动孢子
D. 外生的节孢子
【答案】A
16.不能用于解释好氧性固氮菌其固氮酶的抗氧机制的是( )。
A. 呼吸保护作用
B. 构象保护
C. 膜的分隔作用
D. 某些固氮酶对氧气不敏感
【答案】D
【解析】固氮酶的两个组分对氧气是极其敏感的,它们一旦遇到氧就很快导致不可逆的失活。
17.Hfr 是( )的一种菌株。
A. 含有许多不寻常的质粒
B. 从受体细菌获得染色体物质
C. 一个宿主染色体整合有F 因子
D. 有转导能力
【答案】C
18.微生物在干旱环境中存活是因为生活在此环境中( )。
A. 形成芽孢
B. 只代谢葡萄糖分子
C. 没有细胞膜
D. 没有染色体
【答案】A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