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822食品化学与食品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溶源性。

【答案】溶源性,又称溶源现象,是指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

2. 比生产率。

【答案】比生产率是指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产物的产量。

3. 腐烂。

【答案】腐烂是指含水量较高的产品经细菌生长、繁殖后所引起的变软、发臭性的劣变过程。

4. 代时。

【答案】代时是指细胞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生长速率常数的倒数。

5. 微体。

【答案】微体是一种由单层膜包裹的、与溶酶体相似的小球形细胞器,主要含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6. 胞内累积期。

【答案】胞内累积期,即潜伏后期,是指在隐晦期后,若人为地裂解细胞,其裂解液呈现侵染性的一段时间,这意味着细胞内已开始装配噬菌体粒子,并可用电镜观察到。

7. 生长限制因子。

【答案】生长限制因子是指凡处于较低浓度范围内即可影响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某营养物。

8. 化能无机营养型

【答案】光能无机营养型,又称光能自养型,是以

质的营养类型。

9. 古生菌。

【答案】古生菌是指一群具有独特基因结构或系统发育生物大分子序列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壁含假肽聚糖、糖蛋白或蛋白质,主要包括一些独特生态类型的原核微生物,如产甲烷细菌及大

作为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并利用光能,合成细胞有机物以无机物(如水、硫化氢、硫代硫酸钠或其他无机硫化物)作为供氢体,还原

多数嗜极菌。

10.饰变。

【答案】饰变是指外表的修饰性改变,意即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二、判断题

11.真核生物鞭毛结构较粗、较复杂,因其鞭杆和基体的横切面上都呈现出9个微管二联体围绕1对中央微管,故称“9+2”型鞭毛。( )

【答案】错

【解析】真核微生物的“9+2”型鞭毛,其鞭杆的横切面都显示出外围有9个微管二联体,中央为2条中央微管;而基体的结构与鞭杆接近,但在电镜下其横切面却呈“9+0”型,且其外围是9个三联体,中间则没有微管和鞘。

12.一切变异都毫无例外地是由于核酸分子结构上发生了变化。( )

【答案】对

【解析】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和内因的作用下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即遗传型的改变。

13.亚种名为三元式组合,即由科名、属名加词和亚种名加词构成。( )

【答案】错

14.真核生物的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核糖体和微体等,都是由膜包围着的。( )

【答案】错

【解析】核糖体是存在于一切细胞中的无膜包裹的颗粒状细胞器。

15.—个B 细胞只能分泌一种免疫球蛋白。( )

【答案】错

16.酿酒酵母的双倍体细胞,既可通过不断出芽进行无性繁殖,也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形成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

【答案】对

17.青霉素是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的D-丙氨酰-L-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故可与后者相互竞争转肽酶的活力中心。( )

【答案】错

【解析】青霉素是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的D-丙氨酰-DL-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故可与后者相互竞争转肽酶的活力中心。

18.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任数5个大方格(80个小格)的菌数即可。( )

【答案】错

19.用作转化实验中的肺炎链球菌有两个菌株,其一为有荚膜、菌落表面光滑、有致病力的R 型菌株,另一为无荚膜、菌落表面粗糙、无致病力的S 型菌株。( )

【答案】错

【解析】用作转化实验中的肺炎链球菌有两个菌株,其一为有荚膜、菌落表面光滑、有致病力的S 型菌株,另一为无荚膜、菌落表面粗糙、无致病力的R 型菌株。

20.由McCord 和Fridovich 于1971年提出的专性厌氧生活的SOD 学说,是迄今为止被广泛接受的解释厌氧菌氧毒害的学说。( )

【答案】对

21.多数消毒剂可兼作防腐剂。( )

【答案】错

【解析】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消毒经常用是70%酒精和巴氏消毒法等。防腐指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抑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防腐用的防腐剂如二甲基延胡索酸等。

22.菌株的概念与克隆的概念相差甚远。( )

【答案】错

【解析】菌株又称品系,在病毒中则称毒株或株,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一切后代。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或纯分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菌株与克隆即无性繁殖系的概念相似。

三、简答题

23.简要说明真核微生物“9+2”型鞭毛的构造和生理功能。

【答案】(1)构造:真核生物细胞鞭毛呈“9+2”型,由伸出细胞外的鞭杆、嵌在细胞质上的机体以及把这两者相连的过渡区共3部分组成。鞭杆的横切面呈“9+2”型,即中心有一对包在中央鞘中的相互平行的中央围观,其外围被9个微管二联体围绕一圈,整个微管由细胞质膜包裹。基体的结构与鞭杆接近,但在电镜下呈“9+0”型,其外围是9个三联体,中央则没有微管和鞘。

(2)生理功能:真核生物的鞭毛以拍打式运动帮助其游动,不像原核生物的鞭毛以旋转式运动。某些真核生物,特别是许多原生动物具有较短的,数目更多的,作为运动结构的纤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