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822食品化学与食品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黄曲霉毒素。

【答案】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等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广泛分布于发霉的花生、玉米

和大米等粮食及其加工食品上。有多种衍生物,尤以:^毒性最强,可引起动物和人的肝癌等疾病。

2. 羧酶体(carboxysome )。

【答案】羧酶体是指在若干化能自养细菌中含有的多角形细胞内含物。大小与噬菌体相仿,约lOnm , 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自养细菌的

3. 瓦氏试验(瓦色曼试验)。

4. TCA 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循环【答案】(tricarboxylicacidcycle )即三羧酸循环,又称Krebs 循环或梓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ele),是指由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循环式反应而彻底氧化、脱羧,形成的过程。这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的重要生物化学反应,在各种好氧微生物中普遍存在。

5. 水体自净作用。

【答案】水体自净作用是指在自然水体尤其是快速流动的水体中的各种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作用,例如好氧菌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原生动物对细菌等的吞噬作用,噬菌体对宿主的裂解作用,以及微生物产生的凝胶物质对污染物的吸附、沉降作用等对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6. 甲烷呋喃。

【答案】甲烷呋喃,又称还原因子,是由酚、谷氨酸、二羧基脂肪酸和呋喃4种分子结

还原为甲酰基水平,合而成的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辅酶。参与甲烷形成反应的第一步,即把

并与呋喃的氨基侧链结合,再转移到第二个辅酶上。

7. 斜面菌种保藏法。

【答案】斜面菌种保藏法是将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成熟后,移入

保藏,以后每隔

个月转管一次的保藏方法。 的低温下固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答案】瓦氏试验(瓦色曼试验)是一种利用补体结合反应检测梅毒的方法。

8. 双重溶源菌。

【答案】双重溶源菌是指能同时感染有正常噬菌体和缺陷噬菌体的受体菌。

9. 典型菌种(典型培养物)。

【答案】典型菌种(典型培养物)是指经常被作为研究对象的菌种。

10.转座子(Tn )。

【答案】转座子(Tn )是指一小段双链DNA , 由2000个以上的碱基对组成,常常编码一种或几种抗生素的抗性结构基因和末端反向重复序列。转座子能够在基因组内,或细菌染色体和质粒之间移动。

二、判断题

11.玻璃器材洗净后在急需时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而不能用干热灭菌。( )

【答案】对

12.抗体是存在于血清中的一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球蛋白);与此相似,补体是血清中的一组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P-球蛋白)。( )

【答案】对

13.准性生殖实质上是某些半知菌等真核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一种原生质体融合现象。 ( )

【答案】对

14.磷壁酸只在

【答案】对

15.足细胞可在曲霉和青霉的分生孢子梗的基部找到。( )

【答案】错

【解析】足细胞是曲霉分生孢子梗的基部特征性细胞,而青霉则没有。

16.含“C •H •0”的化合物,是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碳源兼能源,故它在培养基中的含量是除水以外最高的。( )

【答案】对

17.R 质粒是由抗性转移因子(RTF )和抗性决定子两个DNA 片段组成。( )

【答案】对

18.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蓝细菌因生鞭毛而运动。( )

【答案】错

细菌的细胞壁上存在,而LPS 则仅在钿菌的细胞壁上出现。( )

19.作沉淀反应时,为使抗原与抗体间达到最适比例,一般应稀释抗体。( )

【答案】错

【解析】作沉淀反应时,为使抗原与抗体间达到最适比例,一般应稀释抗原。

20.某些假单胞菌可以利用多达90种以上的碳源物质。( )

【答案】对

21.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的四肽尾是由

【答案】对

22.所有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 )

【答案】错

构成的。( )

三、简答题

23.举例说明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1)赖氨酸发酵

工业上,赖氨酸发酵应用了营养缺陷型菌株以解除正常的反馈调节。

在许多微生物中,可用天冬氨酸为原料,通过分支代谢途径合成出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但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赖氨酸对天冬氨酸激酶(AK )有反馈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天冬氨酸除用于合成赖氨酸外,还要作为合成甲硫氨酸和苏氨酸的原料,因此,在正常的细胞内,就难以累积较高浓度的赖氨酸。

为了解除正常的代谢调节以获得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工业上选育了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 (谷氨酸棒杆菌)的高丝氨酸缺陷型菌株作为赖氨酸的发酵菌种。这个菌种由于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HSDH ),故不能合成高丝氨酸,也不能产生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在补给适量高丝氨酸(或苏氨酸和甲硫氨酸)的条件下,在含有较高糖分和铵盐的培养基上,能产生大量的赖氨酸。

(2)谷氨酸发酵

工业上,谷氨酸发酵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使细胞内的代谢产物迅速渗漏到细胞外。

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生物素的浓度对谷氨酸的累积有着明显的影响,当培养液内生物素含量很高时,细胞膜的结构十分致密,它阻碍了谷氨酸的分泌,并引起反馈抑制。只有把生物素的浓度控制在亚适量情况下,才能分泌出大量的谷氨酸。

这时,只要添加适量的青霉素也有提高谷氨酸产量的效果。其原因是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中转肽酶的活性,结果引起其结构中肽桥间无法进行交联,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这种细胞的细胞膜在细胞膨压的作用下,有利于代谢产物的外渗,并因此降低了谷氨酸的反馈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