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复试之认知心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注意转移
【答案】注意转移即指根据新的任务, 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例如, 教师上课, 其注意要从一个活动转到另一个活动, 学生的注意也要从一个活动转到另一个活动。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配密切相关。每一次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分配便发生一次变化。不仅注意中心改变了, 注意的分配模式也变化了。
2. 定势
【答案】定势也称心向, 是指未被意识到的对一定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或活动的倾向性。这种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往往影响人对刺激情境以某种固定的方式做出反应。定势有时能促进问题解决, 有时会起阻碍作用。
二、简答题
3. 专家们(例如国际象棋大师)是如何组织视觉模式的?
【答案】(1)组织视觉模式是指将视觉刺激按照某种规则予以重新排列以减小其容量, 促进信息得以进一步加工。
(2)大师级选手与较差的选手预想的棋着数几乎相同, 思考的棋着数几乎相同, 而且对棋着的搜索模式也相似。大师级选手考虑到的可能的棋着甚至更少, 而较差的选手把时间浪费在寻找完全无关的可能棋着上。
(3)大师与新手的差别:在象棋模式是有意义的情况下, 大师在观看棋局几秒钟后就能够重构, 而差些的选手很难做到。如果以随机方式或无逻辑地排列棋子, 那么大师和初学者表现得一样差。也许, 大师把若干个棋子组成一个组块或模式, 好似我们将几个字母组成单词, 将几个单词组成句子。这样, 有经验的大师可能更有能力来复制模式, 因为他们能够把棋子编码到象棋图式中去。
4. 阐述感觉的特点和意义。
【答案】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应。
(1)感觉有以下特点:①感觉是对当前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直接反应, 而不是对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反应;②感觉是对刺激物给别属性的反应;③感觉是客观内同和主管形式的统一。
(2)意义:
①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 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 感觉担负着对复杂事物的简单要素进行分析的任务。
②感觉是认识的入口, 通过感觉, 人才能认识和分辨事物的各种基本属性, 才能知道自己身体的运动姿势和内部器官的工作状况。只有在感觉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 其他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
才能得到产生和发展。对于每一个正常人来说, 没有感觉的生活是无法忍受的。感觉剥夺实验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 感觉既能提供人类生存的重要线索和依据, 为维持个体身心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5. 什么是程序性记忆?什么是陈述性记忆?
【答案】陈述性记忆指对用来表征外部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及其相互联系的知识的记忆, 是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 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 包括对事实, 规则, 事件等信息的表达。这类记忆可以出现于人们的意识中并可以用言语表达。
程序性记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的记忆, 是关于如何做某事或关于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知识, 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 如知觉技能, 认知技能, 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经常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6. 认知神经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案】(1)脑损伤病人研究;
(2)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 扫描);
(3)磁共振成像(MRI );
(4)事件相关电位(ERP )(时间分辨率高);
(5)单细胞记录技术:是一种不能安全地用于人类研究的技术。
7. 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认知神经科学是“对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之间关系的研究, 尤其是涉及记忆、感觉和知觉、问题解决、语言加工、运动功能和认知活动的那些关于心灵的理论”。
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原则是联系神经科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中诸如记忆类型和语言加工之类的假设性的构想不再难以捉摸, 而似乎与神经生理学具有特定的关联。此外, 当脑的微观结构被看作神经网络时, 它似乎与人类记忆、知觉、问题解决等认知活动中的重大成分存在关联。
8. 硅基计算机在哪些方面和碳基大脑(人脑)相似?哪些方面又互不相同?
【答案】相似点:硅基电脑的装置娃神经元的结构和加工过程模拟了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的工作方式。
不同点见下表:
三、综合题
9. 记忆到底是什么, 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请你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人类的记忆系统。
【答案】记忆是指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就是回忆和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 记忆就是对外部信息进行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个体的经验。
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或者说“信息编码、存储、提取”是信息加工的观点下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根据记忆中信息的输入、编码方式的不同和储存信息时间长短的不同, 可以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由称为感觉记忆)
当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t 感觉信息在人脑中保留一瞬间记忆. 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如, 感觉后像. 瞬时记忆编码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编码。因此,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瞬时记忆的特点是容量大、具体形象、保持时间短, 大约0.25~2秒。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是直接记忆;另一个是工作记忆或操作记忆。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人在当前一刻意识状态。短时记忆持续时间大约1分钟左右、容量有限广度为7±2(—个字、词、词块)、以言语听觉方式编码。
(3)长时记忆
信息在记忆中超过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的深度的加工后, 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储存,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