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理工大学先进发射协同创新中心873自动控制理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分析计算题

1.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相角裕度

,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使校正后

【答案】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为

此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求校正前系统的剪切频率和相角裕度,由方程

用试凑法求解得

此时相角裕度为

若采用超前校正,则需要超前校正装置产生的超前角至少为

,同时考虑超前校正装置的

加入使得剪切频率增大,因此超前校正装置不容易满足,采用滞后校正装置。设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选择新的剪切频率

使得

求解得到未校正时,

可得

,得

,那么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

计算滞后校正装置的参数。

为使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为

,考虑到滞后效应,应增加

为尽量减小滞后环节对系统的影响,取函数为

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检验,画出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可以看出剪切频率,相角裕度

可知满足题中性能指标要求。

2. 线性一阶离散控制系统的方程为

为系统参数,

其中,

为状态,

为控制输入,

为控制增益,考虑采用如下两种反馈形式对系统进行控制:

试用根轨迹法说明采用形如(1)的反馈控制无法使闭环系统渐近稳定,而采用形如(2)的反馈控制,则可以通过调节k 和R 使闭环系统渐近稳定。

【答案】(1)采用进行Z 变换可得

整理得到

整理得到

视a 为常数,此方程是关于参数K 的

根轨迹

时,由已知条件

在零初始条件下

方程,按照根轨迹的绘制规则,得到其根轨迹如图1所示。

图1

可知无论何时系统总有模大于1的根,无法使闭环系统渐近稳定。 (2)采用

时,联立已知条件,在零初始条件下Z 变换得到

整理得

视a ,R 为常数,此方程是关于参数K 的的各种不同关系,得到其根轨迹如图2所示。

根轨迹方程,按照根轨迹的绘制规则,在a 与R

图2

可知在上面各种情况下均可能使其闭环特征根位于单位圆内,即可以通过调节K 和R 使闭环系统渐近稳定。

3. 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设

, 画出初始条件时,平面

上的相轨迹(要求至少求出相轨迹与开关线的三个交点),并画出x (t )的响应曲线。

图1

【答案】由非线性系统结构图可得

非线性环节特性为

代入上式有其中

整理得到

开关线为(1)

所以

方程解为

与开关线(2)当

的交点为(3,-2)和(-3, 4), 由曲线方向可知交点为(3,-2)。

由点(3, -2)可得方程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