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政策问题? 如何看待政策问题的性质?
【答案】(1)政策问题是指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为政府所认可,认为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政策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或状况,而且也是一种主观感知及集体行动的产物。
(2)理解政策问题可以把握以下几个要素:
①政策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或情况。政策问题首先是某种客观存在的情况,当人们感到问题的存在时必定有某些具体的事实呈现在眼前。
②政策问题是可以被感知的。一种情况事实上己存在,但不为人们所感知,仍不构成问题。 ③政策问题是大多数人所感知到的一种情况。如果一种社会状况为个人或少数人所感知,那往往属私人或少数人的事情,难以构成政策问题。政策问题必定是公共问题,它必须涉及相当多的社会成员,并为他们所感知,并具有一定的严重性。
④价值、利益、要求的冲突。政策问题联系着人们的利益、价值和要求,不同的个人、群体和阶级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要求。当一种情况违反某些个人、群体或阶级的利益和价值时,人们便要求政府采取某些行动,逐渐成为政府必须解决的政策问题。
⑤需要、受剥夺、不满足感的产生。一种情况之所以被认为是问题,除了与利益、价值相冲突外,它所产生的结果,还必须使人们感觉到有一种需求,必须满足它; 或者有一种受剥夺的感觉,且这种感觉必须强烈到迫切需要采取行动去解决的地步。
⑥团体活动过程。政策问题往往是团体的冲突,只有通过团体或社会的多数人对问题一再界定的过程,才能产生一个为多数人认可的问题; 政策问题也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进入政府议程。
⑦权威当局认为有必要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问题。一个问题要成为政策向题必须是属于政府管辖内,且政府有必要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那些问题。
2. 政策终结的障碍有哪些?
【答案】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策或项目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中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或项日的一种政治(或政策)行为。
(1)政策终结的障碍
政策终结并不是自然而然的结束过程,而是一种需要采取行动的过程。由于政策终结涉及一系列的人员、机构和制度等复杂因素,因此,政策终结会碰到许多困难或障碍。
①相关者的心理抵触
这种心理上的抵触往往在政策面临终结时会表现得尤为明显。对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主要有三种人:
a. 政策受益者。政策受益者不愿意既得利益受到损失。
b. 政策制定者。政策制定者不愿意承认他们制定的致策不再有存在的必要,更不愿意承认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c. 政策执行者。政策执行者不愿意看到政策被终止。
这三类人的心态,往往成为政策终结的首要障碍。这种心理障碍的存在,又使人们在解释政策失败时,常常倾向于从环境因素中去寻找原因,而不愿检讨政策本身的失误。
②现存机构的持续性
政策执行机构寻求生存和自我扩张的本性给政策终结带来很大的困难,表现在以下份个方面: a. 机构的惯性。当不同的机构相互配合并开始执行某项政策时,一种惯性就产生了。机构的惯性使政策执行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如果要想修改其力一向或让其停下来,必须从外部施加很大的力量才能做到。
b. 机构的生命力。机构生存的能力很强,当政策终结危及到组织机构的生存时,它会千方百计地减轻所面临的压力,或改变策略,或调整结构,想方设法地延续政策终结的进程,给政策的及时终结带来消极影响。
c. 机构的动态适应性。机构本身有一种动态的适应性,可以随着环境和需要的变化而产生变动,甚至能针对政策终结的各种措施来调整自己的方向,使终结计划天折或破产。
③行政机关的联盟
执行某项政策而获既得利益的行政机关,往往会在政策面临终结时结成联盟,共同反对政策终结。这些反对终结的行政机关,一方面会要求其内部成员齐心协力共同抵制终结; 另一方面则互相团结、拉拢和接近政府内外有影响的人士抵制终结。这种执行政策既得利益的行政机关“一曰它们结成一个共同体,就能有效地威胁政策终结行为,,,使政策终结无法进行。这是因为行政机关比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更有便利的条件进行政治活动,它们可以利用自身有利的地位影响公共政策。
④利益集团的阻碍
由于公共政策大多涉及利益与价值的分配,因而各利益集团必然千方百计地努力影响公共政策。当政策终结迫在眉睫时,反对政策终结的利益集团为维护既得利益,必然会采取各种合法或非法的途径如游说或行贿等,以阻止政策终结。西方公共选择理论证明,利益集团的力量很大,他们总能左右公共政策,他们和政治家、政府官员互相利用,形成一个“铁三角”。利益集团的存在,使得公共政策终结更加困难。
⑤法律程序上的复杂性
任何政策的确定和组织机构的建立,都是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的,同样,政策的终止和组织机构的撤销,也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来办理。政策制定要通过法定程序,政策终结也要通过法定程序。程序上的复杂性往往影响政策终结的及时进行。立法机关在考虑终止某项政策或法律时,往往顾虑重重,举棋不定。因此,许多政策的终结行为常受阻于法律的滞后性。
⑥社会舆论的压力
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所形成的社会公共舆论,会对政策终结产生影响。在当代,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公共舆论借助于新闻传播媒介可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角落,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社会冲击力。因此,西方国家称公共舆论为与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第四种权力”。⑦高昂的成本
政策终结的成本有两种:
a. 终结行为本身要付出的成本。有时,在短期内终结一项政策的花费要比继续这项政策的花费要多。
b. 现有政策的沉淀成本。沉淀成本是指投入决策、某个计划或某个项日的时间、资金或其他资源的无法弥补的花费。它限制了日前投入的选择范围,即己经在政策上投入的资金、人力制约了决策者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是错误政策终结的障碍。现行的政策或组织机构己经投入了巨额成本但没有得到回报,政策决策者面对投入的沉淀成本,往往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而政策投入的成本越高,终结者下决心终结的难度就越大。此外,终结有风险,对终结一项政策后的结果不确定,也是政策终结的障碍之一。
综上所述,政策终结的障碍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不可避免的障碍(逻辑上的障碍),包括人们害怕变革的心理、沉淀成本的存在、政策受益者的心理抵抗、机构的持久性、政策终结自身的成本和法律程序上的障碍; 另一类则是政治上的障碍(非逻辑上的障碍),包括政府决策者责任的缺失、利益集团的寻租、舆论的被操纵。这种障碍可以通过提高行政者的素质和责任感,加强立法和监督的努力来降低其作用力。
3. 试辨析:思想库不光是思想。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思想库己不仅仅是思想,其成熟是政策科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1)思想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思想库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首先出现的。思想库的成熟有力地推动了政策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正如德洛尔所指出的,思想库是政策科学研究的最纯粹的组织体现,它不仅是政治设计的有意义的发明,而且也是政策科学或政策研究成长的摇篮。思想库既锻造了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又使政策研究成果凝聚为一个新的学科; 它既是政策研究的理想场所和政策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中间试验基地,也是公共政策学的学生、政策分析者以及官员的实习、锻炼的基地。那格尔则认为:“思想库是产生可靠的、可以被有关部门接受的政策研究成果的主要机构。”
(2)思想库是现代国家公共决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思想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联结权势集团和直接决策者的中介,起到了使政治系统与社会广泛联结的作用。它们一方面直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 另一方面间接起到政府职能作用,为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行服务。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提供政策建议,充当咨询参政机构;
②提供学术思想,充当认识机构;
③提供政策结果信息,充当评估机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