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国际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外部性

【答案】外部性是指当某个企业的经济行为(或者某个人的消费行为),经过非价格手段,直接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他企业的生产(或者其他人的效用),并且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加以控制的情况时,对前者来说就存在着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使他人或者整个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指某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引起他人成本的増加或者效用的减少。外部性意味着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存在着差异:负外部性的存在是因为某个经济当事人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私人成本小于该活动的社会成本,因而一部分成本由他人或整个社会承担了;正外部性的存在是因为某人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私人收益小于该活动的社会收益,即他人或者整个社会从这个活动中得到了一部分收益。

2. 货币效率收益)

【答案】货币效率收益是指一国由于加入固定汇率区,从而避免了由汇率浮动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国际结算成本等损失,由此而获得的经济效益。一般而言,加入国一方与固定汇率区成员之间的贸易量越大,这种收益就越高;同时,该国与固定汇率区成员之间在生产要素方面的自由流动性越大,其获得的货币效率收益也越高。该国对固定汇率区成员进行投资(跨国资本流动)时,可以増加其投资回报的可预测性;该国居民到固定汇率区成员处工作(跨国劳动力流动)时,所获工资收入也更加稳定。

3.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答案】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用于研究中央银行在资产市场进行交易行为的主要工具。该表记录的是中央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也是按照复式记账的原则来编制的。中央银行获得的任何一笔资产都会在平衡表的资产栏中表现为正向増加,而任何一笔负债都会在负债栏上表现为正向増加。

一个假想的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表所示。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列出了国外资产与国内资产这两类资产。国外资产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持有的外币债券。这些国外资产构成了中央银行官方国际储备;当中央银行以买卖外汇的方式干预外汇市场时,这些储备的数量也随之变化。此外,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也包括黄金。国际储备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或者是对外国人的债权,或者是普遍接受的国际支付手段(如黄金)。国内资产指中央银行持有的要求本国居民和国内机构在未来予以偿付的债权。这些债权通常表现为国内政府债券和对国内私人银行的贷款。其总资产=国外资产(1000美元)+国内资产(1500美元)=2500美元。表的负债方将私人银行存款

和通货,包括纸币和硬币,列为负债。私人银行存款成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是因为这笔钱只要私人银行需要就可以随时提取。通货成为中央银行负债主要是基于历史原因:历史上中央银行有对那些想以本国货币兑换贵金属的人支付金银的义务。资产负债表显示,私人银行在中央银行拥有500美元的存款。通货共计2000美元,因此中央银行总负债为2500美元。

中央银行总资产等于其总负债加上其资产净值。如表所示,资产净值假设为零。该假设意味着,中央银行资产方的变化会自动地引起负债方的等量变动。例如,当中央银行购入一项资产时,它可用两种方法来支付。现金支付可引起等量通货供给增加;支票支付则承诺支票所有者将拥有一笔与该资产等值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当支票接受者将其存入私人银行账户时,私人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债权就等量增加了。在上述的任何一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购入资产就会自动引起等量的负债增加。类似地,中央银行售出资产将引起通货减少或私人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减少,相应地,中央银行对私人银行的负债也减少了。

4. 布雷顿森林协议

【答案】布雷顿森林协议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议。该协议源自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盟国货币金融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协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议》。

布雷顿森林协议核心内容是:①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②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③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5. 出口限制

【答案】出口限制又称“自愿出口限制”、“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地规定某个时期某种商品或某些商品的出口数量,超过规定的数量,就自动禁止出口。出口限制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主要有非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和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两种形式。非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是出口国迫于进口国的强大压力,自行单方面规定出口配额,限制本国商品向该国出口;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是由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愿限制协议”或“有秩序销售协议”确定出口配额。

6.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答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是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12国政府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城召开会议,并于1992年2月签署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合称《欧洲联盟条约》。

《马约》于1993年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成为欧盟。《马约》的主要内容是为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确定了时间表和步骤。《马约》规定:1990年7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为第一阶段,要求各成员国取消外汇管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加强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一致;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1日开始,主要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的雏形一一欧洲货币局;第三阶段最早于1997年1月开始,最晚于1999年1月1日开始,逐步建立一种“真正”的单一货币和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

为了建立统一的货币体系,《马约》规定了经济趋同条款,主要内容是:①各国财政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3%以下;②各国政府债务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60%; ③各国消费价格上涨率不得超出三个最低国的平均上涨率1.5个百分点; ④各国长期利率不得超出三个物价最平稳的成员国的平均利率2个百分点;⑤各国货币在过去两年内处于欧洲外汇汇率机制的正常变动范围内。此外,《马约》还就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社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努力目标,为建立欧洲联盟奠定了基础。

7. 最优货币区

【答案】最优货币区又称“最佳货币区”、“最适货币区”,是各有关国家通过实现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的一体化而组成的最适合于相互间实行固定汇率的地区。也就是说,每一个实现了经济一体化的地区都可以成为一个最优货币区。欧洲联盟各国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适合于组成一个最优货币区。

8. 配额租金

【答案】配额租金是指在采用进口配额以限制产品进口的情况下,配额许可证的拥有者因能够在国内以高价销售该产品而获得的超额利润。当一国对某类产品通过采取进口配额形式的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其进口数量时,该类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就能够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这样,配额许可证的拥有者就能够从高价销售中得到超额利润。

二、综合分析题

9. 给定产出,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减少投资或者减少消费(私人或政府的)来改善其经常项目。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开始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会减少投资来改善经常项目。这是明智的战略

吗?

【答案】通过减少投资来改善经常项目不是明智的战略。削减今天的投资会导致明天的产出损失,这是一个缺乏远见的战略。但是,政治权宜常常使得削减投资比削减消费更为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