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常州大学国际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最优关税

【答案】最优关税是指使一国能够实现最大社会福利水平的关税。由于不断提高关税税率改善贸易条件而提高福利的速度与减少贸易量而降低福利水平的速度不一致,在理论上存在一个最优关税,在这个最优关税下,该国的福利水平达到最高。在关税税率较低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尤其是能够显著影响世界市场的大国,提高关税税率能够使其因贸易条件改善而获得的收益超过相应的成本,从而在总体上提高该国的社会福利。随着关税税率的提高,其成本的增长速度将逐渐超过收益的增长速度。关税税率最终必将达到这样一点:该国从贸易条件改善中获得的边际收益恰好等于实行关税的边际成本。关税税率超过该点后,边际成本将超过边际收益,导致社会福利的绝对下降。只有在此点水平上的关税税率能够实现最大的社会福利水平,因而称之为“最优关税”。

2. 费雪效应

【答案】费雪效应是指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在长期中同比例变化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其《利息理论》一书中阐述了这一关系。这一关系假定,在长期中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最终会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的同比例上升;反之,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最终会导致货币存款利率的同比例下降。

从国际资本流动来看,费雪效应体现了通货膨胀率、利率和汇率变化的关系。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在外汇市场上将导致该种货币的贬值;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这最终将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的上升。这一关系还可以用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的结合来说明。相对购买力平价表明,在一定时期内两国货币汇率变动的百分比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利率平价表明,两国货币汇率预期变动的百分比等于两国货币存款的预期收益率之差,即两国货币存款未来的利率之差。在长期中,两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即为两国货币汇率的预期变动。这样,两国货币存款未来利率之差就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用公式表示:

和分别代表两国货币存款的利率,和分别代表两国的通货膨胀率。该公式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国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最终将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同比例上升。

3. 财政联邦制

【答案】财政联邦制又称为财政联邦主义,是处理财政关系的一种规范制度,其实就是财政分权理论。财政联邦制的基本原则是:①财力分配比例必须坚持财权和事权相结合的原则;②核定各级财政收入范围时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③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权力去监控和评价财政政策原则。财政联邦制的特点是: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

一级预算主体。

4.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答案】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又称“肮脏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为维持其汇率相对稳定,在外汇市场进行有目的干预的浮动汇率制度。

5. 实际升值

【答案】实际升值是指在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实际汇率下降所引起的一国货币币值的上升。当名义汇率不变时,若本国价格水平上升,则实际汇率下降,表明本国货币的币值上升了。当两国价格水平不变,而名义汇率变化时,名义汇率的下降也将引起实际汇率的习。这样,一国由于名义汇率上升而使本币名义升值,也意味着本币的实际升值。对国内产品的世界相对需求的増加会促使本币的长期实际升值,外国产品供给的相对扩大则会使本币对外币长期实际升值。

6. 可兑换货币

【答案】可兑换货币是指可自由兑换成外国货币的货币。它通常是指一种外汇管理制度,是相对于外汇管制而言的,而不是指这种货币本身的属性。可兑换货币可作为国际业务结算的手段,而那些价值比较稳定的可兑换货币还可作为一国外汇储备的构成。可兑换货币要具备的条件有:①对国际经常项目往来的支付和资本流动不加限制,没有歧视性货币措施;②不得施以多种汇率制度;③如果其他国家提出要求,有义务以对方可以接受的货币或黄金,购回对方经常项目往来所结存的本国货币。不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货币,则称为“不可兑换货币”。可兑换性也有程度上的差别:一种是完全的自由兑换;另一种是有限制的自由兑换,或是对资本项目实行外汇管制,只实现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或是对经常项目的支付施以某些限制。

7. 金本位制

【答案】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广义的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狭义的金本位制仅指金币本位制。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官方国际储备主要采取黄金的形式。金本位制的规则要求每个国家都允许黄金不受任何阻碍地自由进出口。通过这种安排,金本位制就像储备货币本位制一样,也形成了各种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在储备货币本位制下保持交叉汇率固定的套汇机制同样能够维护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

在金本位制下国际货币调整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当一国失去其储备并导致货币供给收缩时,其他国家将相应获得储备并且货币供给扩张。相反,储备货币本位制下的货币调整是极不对称的。各国储备的增减可能对储备发行国的货币供给毫无影响,而储备货币发行国却有能力影响本国和世界的货币供给。

8. 外国直接投资

【答案】外国直接投资又称“海外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对另一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以控制或参与经营管理为特征的跨国投资行为,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跨国公司是最主要的直接投资主体之一。外国直接投资有多种具体形式,常见的有直接在国外投资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购买国外某公司全部或一定比例的股份并获得一定的控制权、通过与东道国企业签订各种合约或合同取得对该企业的某种控制权等。

二、综合分析题

9. 解释为什么在浮动汇率制下暂时性财政扩张与永久性财政扩张具有不同的影响,而在固定汇率制下影响则不然?

【答案】在浮动汇率制下,暂时性的财政扩张与永久性财政扩张的影响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暂时性的财政扩张并不影响预期汇率,而永久性的财政扩张将影响预期汇率。因此在永久性的财政政策下,由于预期本币升值,使得AA 曲线左下移,由于财政扩张使得DD 曲线右下移,最后永久性的财政扩张使得总产出不变。暂时性的财政政策由于不影响预期汇率,会使得产出增加。

但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不存在预期汇率的变化问题,因为汇率是固定的,因此无论暂时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永久性的货币政策,预期汇率都不变。在固定汇率制下,随着财政扩张,本币有升值的压力,中央银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固定汇率,因此中央银行必定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外汇资产,扩张本币,使得本币货币供给量增加,AA 曲线右上移,最后产出增加,汇率不变。

10.假设在战后美元本位制下,外国中央银行以持有绿色美钞而非美国国库券的形式保有其美元储备,这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调节机制是对称的,还是不对称的?(提示:例如,考虑当日本银行出售日元换取美元并持有这些美元时,美国和日本的货币供给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如果日本中央银行持有美钞而不是美国财政部债券,则其调整过程是对称的。因为如果日本银行用日元购入美元,由于部分美元退出流通而进入了日本中央银行的金库,使得美国美元供给量减少,日本由于外汇资产増加,在不进行冲销的前提下,日本的货币供给量増加。

11.假设一年的远期美元/欧元汇率是每欧元1.26美元,即期汇率为每欧元1.2美元,欧元的远期升水(或美元的远期贴水)是多少?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和一年期欧元存款利率之差是多少(假设不存在政治风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