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925国际经济学综合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收益率
【答案】收益率又称“回报率”,是指投资一定期限的资产所得到的收益占投资本金额的年平均比率。一般而言,收益率与市场价格成反比例关系:收益率越高,价格越低;收益率越低,价格越高。
2. 相对供给曲线
【答案】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在国际贸易理论中,为了分析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必须超越局限于一种产品的局部供求分析和局部均衡,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相对供给曲线就是联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供给状况的有效方法。产品A 的价格与产品B 的价格的比值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价格”,市场对产品A 的供给数量与市场对产品B 的供给数量之比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供给”。联系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的曲线就是“相对供给曲线”。一般而言,相对供给是相对价格的增函数。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
3. 贸易创造
【答案】贸易创造是关税同盟的静态福利效果之一,是指组成关税同盟后,一个成员国原先的国内生产被同盟内另一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所替代而引致的贸易量的扩大。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实现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在一些国家之间签署特惠贸易协定,对世界贸易有如下两种影响:①更加自由的贸易政策导致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代替了过去各自的国内生产和消费,即创造出了新的贸易;②这些国家之间更为自由的贸易政策,使得它们之间的贸易代替了它们过去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即贸易活动由它们与其他国家之间“转移”到签约国内部。前者称为“贸易创造”,能够促进世界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后者是“贸易转移”,它将损害其他非签约国的利益,降低世界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4. 国际收支平衡账户
【答案】国际收支平衡账户是一种统计表,它以特定的形式记录、分类、整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里(通常为一年)所有的国际经济交易,用来表示这个国家对外经济的全部情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以及净误差与遗漏四个部分。
5. 稀缺要素
【答案】稀缺要素是“充裕要素”的对称,是指一国拥有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稀缺要素的“稀缺”是相对的,它指的并不是一国所拥有的该生产要素在绝对数量上的稀缺,而是该生产要素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稀缺。稀缺要素是以资源禀赋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中的重要概念。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指出:各国倾向于进口本国稀缺要素密集型的产品,一国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将因国际贸易而受损。
6. 贫民劳动论
【答案】贫民劳动论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因此,贫民劳动论认为,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国内产业没有必要与低效率低工资的外国产业展开贸易。但是,克鲁格曼却认为,贫民劳动论是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的误解,因为本国决定进行贸易还是自己生产,关键是用本国自己的劳动力来衡量,与外国的低工资率并没有多大关系。
7. 关税同盟
【答案】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参加同盟的国家划为一个关税区域,在区域内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自由贸易,同时对区域外采取统一的关税及其他贸易限制等措施。关税同盟是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关税同盟可以分为完全关税同盟和不完全关税同盟。完全关税同盟是指将各加盟国的关税完全废除,这种关税同盟按惯例不受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约束。但事实上,当关税同盟成立时,各国原有的关税并不能立即完全废除,为避免引起经济混乱,只能循序渐进。所以,在过渡时期,加盟国仍有一些关税存在,这种情况就是“不完全关税同盟”。不完全关税同盟由于不能避免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约束,因此必须取得同盟外其他各国的谅解。
8. 非关税壁垒
【答案】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是“关税壁垒”的对称。非关税壁垒一般可以分为直接的非关税壁垒和间接的非关税壁垒两大类。前者指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规定进口的数量或金额,以使出口国直接按规定的出口数量或金额限制出口;后者指进口国没有直接规定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而是对进口商品制定各种严格的条例,间接地影响和限制商品的进口。与关税壁垒相比,非关税壁垒具有如下特点:①灵活性和针对性。一般说来,各国关税税率制定必须通过立法程序,并要求像其他立法一样,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调整或更改税率,需要经过一套较为繁琐的法律程序。而制定和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程序和手续要简单得多,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②隐蔽性和歧视性。一国关税税率确定后,通常以法律形式公布于众,依法执行。但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并不公开,或者规定非常复杂的标准和手续,使出口商难以捉摸。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是针对某个国家或某些国家制定的,这大大加强了其差别性和歧视性。③有效性。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削弱其在进口国市场上的竞争力,间接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此时,如果出口国对出口商提供补贴或
进行商品倾销,就可以大大削弱高关税的作用。但是,非关税壁垒措施,如实行进口配额,通过规定商品进口的数量或金额,则可以有效地限制商品的进口,发挥关税难以发挥的作用。
二、综合分析题
9. 欧元对外汇率的变动可以看做是商品市场的冲击,而这对欧元区的不同国家会产生不对称的影响。当2007年欧元对人民币升值时,哪个国家的总需求会大幅下降,是在出口市场上不与中国直接竞争的德国,还是与中国直接竞争的希腊?如果希腊保持自己的原有货币,情况会怎样?
【答案】当2007年欧元相对于人民币升值时,与中国在第三国出口市场上竞争的欧盟国家本应该出现总需求的更大下降,因为消费者会转而购买突然变得便宜的中国产品。根据题中假设,德国受损程度应比希腊小。如果希腊有它自己的货币,它也许会让它的货币相对德国马克小幅贬值以至于它相对人民币升值幅度更小,这样能减少对它出口产品的影响。
10.挪威让其货币克朗钉住欧元,但不久欧洲货币联盟由于世界对挪威以外的成员国的产品需求增加而获利。挪威克朗与非欧元货币的汇率会发生什么变化?挪威的产出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影响程度与挪威和欧元区经济的一体化程度有何关系?
【答案】对本国商品需求的有利变化会使得这个国家的货币升值。世界对挪威以外的EMU 国家出口品需求的上升会使得欧元对非欧元货币升值。由于挪威让其货币钉住欧元,所以挪威克朗升值,这将对挪威的产出产生负面影响。挪威和其他欧元区国家的贸易比例越大(因此挪威和非欧元区国家的贸易比例越小),对挪威产出的负面影响越小;反之则相反。
11.给出最优关税依据的直观说明。
【答案】最优关税理论着眼于大国对某个特定市场进行关税(或配额)保护能降低该产品的世界价格,因此可能存在着一个小额关税,征收该关税给进口国带来的收益会大于它给消费者造成的福利损失,这是因为关税本身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进口价格的下降。
12.给定对未来汇率的预期,国内实际GNP 的增加对汇率的短期影响是什么?
【答案】名义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国内实际GNP 增加会导致实际货币需求量增加,如图所示,货币需求曲线从移到国内利率从升到本币升值,从移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