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南大学565国际贸易理论之国际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最优货币区

【答案】最优货币区又称“最佳货币区”、“最适货币区”,是各有关国家通过实现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的一体化而组成的最适合于相互间实行固定汇率的地区。也就是说,每一个实现了经济一体化的地区都可以成为一个最优货币区。欧洲联盟各国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适合于组成一个最优货币区。

2. 短期

【答案】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在短期内,生产要素投入可以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生产者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投入是不变要素投入,例如,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者在短期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是可变要素投入。在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的要素投入,例如,劳动、原材料、燃料等。

3. 金融项目

【答案】金融项目是指国民账户体系中,记录所有发生在各机构单位之间,以及与国外的金融交易所引起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变动的项目。在金融项目的基本形式中,其左方(资产变化方)记录由交易获得和处置的金融资产净额,右方(负债和净值变化方)记录由交易发生和清偿的金融负债净额。左、右方项目按照金融手段(或称“金融资产类型”)作相同排列,分为:①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②通货和存款;③股票之外的证券;④贷款;⑤股票和其他权益;⑥保险专门准备金;⑦其他应收与应付账款。金融资产净获得减去负债净发生之差额作为资金净贷出(+)或净借入(一)记在账户右方,使账户两方保持平衡。获得金融资产意味着出借(或贷出)资金,发生负债意味着借入资金,因此金融资产净获得与负债净发生之正差额,表示当期净贷出,即最终流出的资金量;而负差额表示净借入,即最终流入的资金量。

4. 欧洲银行

【答案】欧洲银行是指接受欧洲货币存款的银行。1957年,因为东西方冷战,前苏联政府因为害怕美国冻结其在美国的美元储备而将它们调往欧洲,存入伦敦,由此导致了欧洲美元的产生。从事欧洲货币存贷业务的银行相应地被称为欧洲银行。

5. 幼稚工业论

【答案】幼稚工业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论点,认为新兴工业在发展初期需要国家提供贸易保护以免在国外强大的竞争下夭折,并随着新兴工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増强而逐步取消贸易保

护、为自由贸易的实行创造条件。运用该理论需注意:①选好保护对象;②限定保护期限;③注意保护手段,补贴优于关税;④考虑能否达到适度规模;⑤考虑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和国际资本流动来发展比较优势。幼稚工业论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论点,不少国家的政府采取了类似的政策措施。但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这种保护政策的实际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6. —价定律

【答案】一价定律是指在不存在运输费用和不存在贸易保护的自由市场上,同种商品在任何国家出售,按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相等。从理论上讲,如果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贸易壁垒,且商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运输费用为零,那么任何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按同种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完全一样的。由于这里的“一价”指的是用同种货币计量的价格,因而就涉及到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换算即汇率问题。因此,该定律实际上揭示了不同国家的国内价格同相应汇率之间的一种基本联系。当然,由于运输费用不可能为零,且国家之间也不可能完全不存在贸易壁垒,因而一价定律在现实中很难成立。但是它为理论的分析或现实的解释提供了一个简明的基准,因而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理论假设。 如果表示的是货物i 的本国价格,表示的是相应的国外价格,

7. 传染 表示汇率,那么一价定律预言:货物i 无论在何地出售都应采用同样的用本国货币计价的价格,即

【答案】传染是指一国宏观经济或金融市场运行的不稳定性可能会通过国际贸易或资本纽带,而引发其他国家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的现象。典型的传染现象是东南亚经济危机,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国家。

8. 财政政策

【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从其内容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二、综合分析题

9. 如果币制改革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没有作用,那么为什么政府通常会采用币制改革的方式并结合其他做法来控制通货膨胀呢?[除正文中讨论过的土耳其的例子之外,还有许多例子。近年来的实例包括:以色列由镑改为新谢克尔(Shekel ); 阿根廷将比索改为奥斯托(austral ), 再改回

,接着又改为克鲁赛罗, 为比索;巴西将克鲁赛罗(cruzeiro )改为克鲁扎多(cruzado )(cruzeiro )

既而又改成真克鲁赛罗(cruzeiroreal ),最后在1994年又将真克鲁赛罗改成瑞亚尔(real )。

【答案】币制改革通常要和其他政策结合起来以控制通货膨胀。在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引入新货币将产生心理效应,让公众重新形成对通胀的预期。经验证明,如果缺乏货币供给量减少等紧缩性的政策作为支撑,币制改革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将无法保障抑制通胀的稳定计划获得成功。

10.在一个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世界里,你能否设想一种使得一国名义利率提高和本币升值同时

发生的情况?

【答案】假设某经济体出现临时性的本币实际汇率升值。本币当前实际汇率的暂时性升值,意味着以后本币实际汇率会回调,

即产生本币实际汇率贬值的预期。由实际利率平价等式可知

预期本币实际汇率贬值,将导致预期实际利率上升。在预期通胀不变的前提下,

名义利率上升。如果现在实际汇率升值对名义汇率的影响超过了预期实际汇率贬值所带来的影响,那么名义汇率升值。

11.在美国的货币联盟中,如果一个州的经常账户出现巨额赤字,我们似乎从来不会担心。你曾

,人们可能会猜测在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路易斯安经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的数据吗?例如

那州之后,该州会经济巨额的经常账户赤字。但是有关该州的经常账户赤字并不值得财经杂志去报道。然而,我们却知道,2006年希腊的经常账户赤字占GDP 的这些国家应该担心自己的巨额赤字吗?

葡萄牙占西班牙占

【答案】这很像个别国家政府会借款太多,结果给欧洲中央银行印刷更多货币的压力的担忧。单个国家过多的经常账户赤字也许标志着该国借入过多,将来需要货币部门増发货币偿债。此外,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内本国有大量经常账户赤字也许标志着欧元相对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大幅升值或者货币政策导致一国内政府支出过度或投资过热。这也是这些国家单一货币政策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