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保险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团体健康保险

【答案】团体健康保险是指以团体或其雇主作为投保人,同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以其所属员工作为被保险人(包含团体中的退休员工),约定由团体雇主独自交付保险费,或由雇主与团体员工分担保险费,当被保险人因疾病或分娩住院时,由保险人负责给付其住院期间的治疗费用、住院费用、看护费用,以及在被保险人由于疾病或分娩致残疾时,由保险人负责给付残疾保险金的一种团体保险。

2. 手术保险

【答案】手术保险提供因病人需做必要的手术而发生的费用,一般负担所有手术费用。

3. 保险

【答案】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保险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具有以下几点质的规定性:①保险是对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后备基金的分配和再分配活动,属于分配环节。②没有危险就没有保险。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存在是保险成立的条件。③保险分配是价值形式的分配。④保险分配不同十分配环节的其他分配形式,它是一种对经济损失补偿的部分或全部的平均分摊,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⑤保险是以善后处理经济损失补偿为目的的联合行为,必须有多数人参加才可能有保险行为。⑥保险是一个属概念,其内涵量的规定性必须使其外延量能够概括所有的保险经济现象。

4. 定期寿险

【答案】定期寿险是指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且保险期限为固定年限的人寿保险。具体地讲,定期寿险在合同中规定一定时期为保险有效期,若被保险人在约定期限内死亡,保险人即给付受益人约定的保险金; 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届满时仍然生存,契约即行终止,保险人无给付义务,亦不退还已收的保险费。对于被保险人而言,定期寿险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用极为低廉的保险费获得一定期限内较大的保险保障。其不足之处在于若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届满时仍然生存,则不能得到保险金的给付,而且己交纳的保险费不再退还。

5. 不存在的信息

【答案】在保险过程的各个环节上,不论买者还是卖者都无法获得完全的信息,即不存在的信息。保险合同承诺的是未来的支付,它的价格是在生产成本(索赔和费用)未知的情况下厘定的。如果某人无法了解当前和未来所作选择的结果,他就面临着小确定性。这种小确定性导致他

采取一些改进行为,以减轻风险。这类对冲行为消耗了额外的资源,从而减少犷社会的整体福利。经济波动、通货膨胀、新颁法律和规章、消费者态度和偏好的变化等环境因素增加了卖者和买者的不确定性,使决策行为呈现次优的状态。人们通过分散化经营和建立无力偿债保障基金等方式来应对类似的情况。

6. 保险利益原则

【答案】保险利益原则是指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既是订立保险合同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险合同生效及在存续期间保持效力的前提条件。无论是财产保险还是人身保险,投保人只有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才有条件或有资格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签订的保险合同才能生效,否则,为非法的或无效的合同。而在保险合同生效履行过程中,如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失去对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保险合同也随之失效。

7. 俘获理论

【答案】“俘获理论”是最有名的“私人利益论”,该理论认为监管者被其所监管的行业俘获而为该行业的利益服务。组织严密、资金充足的特殊利益集团可以左右立法者和监管者,从而使他们为其所用。保险业的特殊利益集团包括保险人、再保险人、保险代理人、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经纪人以及其他为保险业人士提供服务的公司。例如,外国保险人经常抱怨某些东道国的监管者禁止他们进入市场,或不能给予他们公平待遇,其原因在于东道国的特殊利益集团对当地的保险监管者施加了不正当的影响,而且这种不正当的影响通常对当地保险消费者是有害的。

8. 入账保费

【答案】保费收入一般是指入账保费。入账保费是保险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签发的保险单项下已经收到的和尚未收到的保费总额。由于各类保险业务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入账保费的计算也有所不同。

(1)非寿险的入账保费。非寿险的保费一般应在投保时一次交清,但也可分期交纳。因此,非寿险的入账保费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其保费收入总额是指该时期签发保单项下的全部应收的保费,包括己实际收到的保费和尚未实际收到的保费。

(2)寿险业务的入账保费。寿险的保费可以在投保时一次交清,也可以分期(按年、按季、按月)交纳。但是,与非寿险合同生效原则不同,寿险投保人的首期保费不能迟交,不能分期交。此外,投保人若逾期不交费,保险单即失效,补交保费及利息可复效。因此,寿险的保费按实收数额入账,即寿险的入账保费量按时期内实际收到的保费额计算。应交而逾期未交的保费不入账。

(3)储金性非寿险的入账保费。储金性非寿险的入账保费,就是储金在本年度内所生的利息。即使保险企业尚未与银行结账,也要按规定的利息率把储金在全年度内所生的利息入账,作为本年度的保费收入。

二、简答题

9. 试评述金融集团监管协调员机制。

【答案】由于金融集团是由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监管机构监管的多个法人实体组成的,这些监管机构之间就需要进行跨国界和跨行业的协作。这就有必要就跨国金融集团监管机构之问的双边与多边协作与交流选择一种可行运作机制。

(1)监管协调员机制的含义

监管协调员机制是指指派一人或若干人作为“协调员”,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的协调工作。协调员一般可由实施综合监管的监管机构或负责集团内部最人机构的监管机构的官员来担任。决定是否聘用协调员及确定协调员职责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法律体制、监管机构的权力和职责、监管能力、监管者的素质和技能、监管机构之间跨行业或跨国界的信息共享机制、某个监管机构从集团中获得信息的情况、集团的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结构等。应该对协调工作内容做出规定,以便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协调员的职责。协调工作的内容应该覆盖各种信息共享活动,还应该包括在紧急情况下协调信息交换、平时进行全集团范围内的评估、协调直接相关的监管机构之问的工作等。

(2)建立监管协调员机制的意义及其限制

受各国法律规定的影响,负责集团内各个法人单位的监管机构的目标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造成各监管机构在信息和其他方面的需求各有不同,各个单位在是否需要协调员、协调员的选择及其职责范围的确定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如果集团里的某个机构与其他机构的业务严格分离,而且在严密的组织及监管条例的控制之下,该机构的监管者对其他监管机构的信息需求就可能比较小。各个集团组织结构的不同也影响到监管机构在信息及其他方面的需要,在一个法律、业务、管理等方面组织结构差异较大的集团里,各实体监管机构可能对属于自己监管范围的机构和业务更感兴趣。而在一个按照法人组织来构筑业务、管理及监管体系的传统型集团里,则会是另一种情况。既然不同集团的监管机构对信息的需求各有不同,因而每个集团里的协调员的职责也会不一样。

监管协调员机制会提高效益,但同时也增加了新一层的监管机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把政府的安全网扩展到集团内其他机构,而不论这些机构是否应该接受监管,所以在确定协调员的职责时,应当仔细权衡正反两方面的因素,增加监管层次和扩展安全网都可能削弱市场的约束作用,增加监管负担或道德风险。

监管协调员的工作面临着许多实际的限制,监管机构的能力及其所掌握的资源会影响协调员的职责范围。尽管各监管机构与协调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应该是畅通的,但有时候难免要受到各种实际情况的制约。监管协调员的工作还要以不干扰有关部门的常规工作为前提,这就要求监管协调员的工作必须具有灵活性,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10.大数的测定有何作用?

【答案】大数定律是用来说明大量的随机现象由于偶然性相互抵消所呈现的必然数量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