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以山水游记和山水诗为主要形式的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分支,它虽然没有出现奔腾之势,却也清幽可爱,别有一番情趣。但是,学术界对我国古代旅游文学的研究却历来重视不够,与其它题材简直无法相比。当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开发和发展才随之兴起,一些学者和专业人士才陆续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了旅游文学,从而推动了对我国古代旅游文学的探索和研究工作的逐步展开,但影响依然不大,较为零散,缺乏体系。本文的写作目的就在于:通过现代旅游学对“旅游”一词的科学解释,考察我国古代所产生的旅游活动类别,确定我国古代旅游产生的时代,从而寻找到我国旅游文学的源头及基本发展脉络;并进一步总结出我国古代旅游文学的特征,发掘出其繁荣的根源是古代文人的山水审美观。力图通过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研究,能对我国古代旅游文学的研究尽一点微薄之力。 中国古代的旅游文学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极为丰赡,如同满大星斗、遍地春花那祥灿烂辉煌,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趣味和时尚,对人类的精神文化是一个特殊的贡献。那么对其源流的探索和研究,就不仅使我们能够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旅游文学的状况有一个系统地把握,而且对于观代旅游业及其旅游文化的开发邪利用都具有非比寻常的理论价值和观实意义。 本文对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源流的探讨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 1、中国的古代旅游 从对旅游一词科学涵义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入手,用分类的方法简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旅游活动的十种主要类型:探险旅游、帝王巡游,商务旅游、外交旅游、教育旅派文史考察旅游、文学旅游、宗教旅游、国际旅游和科学考察旅游。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虽然种类繁多,较为发达。但从严格意义上讲,真正自觉的旅游活动产生较晚,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从旅行到旅游的漫长发展过程。我认为“自觉的旅游”或“旅游的自觉”应具备三项条件,以此来衡量,我国古代自觉的旅游大约出观于汉代而兴盛于六朝。 2.中国古代旅游文学的产生 有了自觉的旅游活动,旅游文学的产生便有了客观的现实基础。在我国古代旅游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作品是属于散文的游记,根据现有资料,我国古代第一篇游记是-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而我国最早的旅游诗歌作品则是三国曹操的《观沧海》,但作为旅游文学重要载体之一的山水诗,其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却是在南朝宋初时期,其开派人物为世称“大、小谢”的谢灵运和谢朓。 3、中国古代旅游文学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旅游文学也相应而变,在各个时代呈观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山.水游记和山水诗的发展历程虽不同步,但都清晰可辨,分别经历了草创期、兴盛期、繁荣期和衰落期。每一个时期都产生了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柳宗元的游记和李白的山水诗。 4、中国古代旅游文学的特征及山水审美中的生命精神 旅游文学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分支,它所体观出来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其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三,“登山财惰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中国古代旅游文学的繁荣肇基于古代文人的山水审美观,他们审视山水的焦点不在山水而在人生,其宗旨是透过自然美景凝神探索冥契自然之道的人生真谛,主要表现为:山水乐生、山水自由和山水创造。 本文的结论是:对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源流的考察必须注重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我国古代自觉的旅游产生的时代界定;第二层次,山水游记和山水诗歌是我国古代旅游文学的两种重要体裁,二者产生以山水游记为早,发展历程亦不同步,发展脉络都清晰明了;第三层次,我国古代旅游文学具有区别与其他文学的显著特征,蕴涵了旅游文学作者对人生真谛的感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