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52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模式则是( )依据某种教育理念或特定的评价目的、选取一种或几种评价途径所
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
A. 教师或研究工作者
B. 评价人员或研究工作者
C. 教师或评价人员或研究工作者
D. 学生或评价人员或研究工作者
【答案】B
【解析】课程的评价模式是评价人员或研究工作者依据某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想或特定的评价目的,选取一种或几种评价途径所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它对评价的实施作了基本的说明。比较典型的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外观评价模式、CIPP 评价模式、自然探究评价模式等。
2. 过程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 )所支配的,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A. “解放理性”
B. “科技理性”
C. “实用理性”
D. “实践理性”
【答案】D
【解析】过程取向的评价它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这种评价取向的价值在于开始承认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把人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对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给予一定的尊重。该取向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完全走出目标取向评价的藩篱,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不够彻底。
3. 要重新整合课程与教学,必须建立在( )的基础上。
A. 实践理性
B. 工具理性
C. 科技理性
D. 解放理性
【答案】D
【解析】重新整合课程与教学,从价值取向看,应该以“解放兴趣”为核心。“解放兴趣”亦称为“解放理性”,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力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种兴趣使得人类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解放兴趣”是最基本的、“纯粹的”兴趣。“解放”意味着“从外在个体的存在中获得独立”,是一种自主的状态而不是放任的状态,它整合了自主和责任。只有通过自我反思的行为(即自我回归自身的行为),“解放”才是可能的。因此,“解放兴趣”所指向的是主体的诞生,其核心是对主体进行“权力赋予”。
4. ( )教学观本质上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给予充分尊重的教学观,这体现了教学论发展的方向。
A. 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还原主义
D. 建构主义
【答案】
【解析】建构主义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可见建构主义教学观本质上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给予充分尊重的教学观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方向。
5. 是哪位教育家较先确立了“自然教学法”?( )。
A. 拉特克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A
【解析】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是德国的拉特克,他确立了“自然教学法”。
6. 通常认为,衡量一个不完整的评价模式,应当使用如下三项指标,即方法上的( )、价值上的( )、用途上的( )。
A. 经验性可估性目的性
B. 经验性目的性可估性
C. 可估性目的性经验性
D. 目的性经验性可估性
【答案】A
【解析】衡量一个不完整的评价模式,应当使用如下三项指标:①方法上的经验性,是指评价者所使用的观察、搜集以及描述、解释评价数据和材料的方法,在性质上应当可信、适用;②价值上的可估性,是指评价得到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在价值上是可以确定的;③用途上的目的性,是指评价在使用上能解决什么问题、具备何种功能。
7. 下列哪一项不是“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形成的理论基础?( )
A. 实证主义
B. 现象学
C. 存在主义
D. 知识社会学
【答案】A
【解析】“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流派众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倾向:①以现象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着眼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和存在经验的开发,这种倾向可以称为“存在现象学”课程论;②以法兰克福学派、哲学解释学、知识社会学为理论基础,着眼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可以粗略的将这种倾向称为批判课程论。
8. 首先提出“课程教学”这一概念的美国学者是( )。
A. 布劳迪
B. 杜威
C. 加涅
D. 韦迪
【答案】D
【解析】20世纪末,课程和教学呈现出融合的态势,对于这种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新理念及相应的实践形态,美国学者韦迪用一个新的术语来概括,这就是“课程教学”。
9. 下面哪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是范例教学模式的主要倡导者?( )
A. 斯腾豪斯
B. 布鲁纳
C. 克拉夫基
D. 普莱西
【答案】C
【解析】范例教学是由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提出来的,基本思想就是要组织教养性的学习,促进学习者的独立性,即引向连续起作用的知识、能力、态度。让学习者从选择出来的有限的例子中主动获得本质的、结构性的、原则性的、典型的东西以及规律性、跨学科的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