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初步实践观

关键词:理念,普遍力量,显现,实践,初步实践观

  摘要

  黑格尔美学思想具有初步实践观的特征,这样的看法在我国美学界早就有人提出过。过去认为,黑格尔将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劳动纳入实践范畴,并将这种实践观用在“有些场合”解释“若干重要美学问题”,但还“只是他的美学思想的次要部分”,不是“贯穿美学全书的基本思想”,所以就这种实践观呈现在局部上而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实践观还是初步的。   上述看法的不足之处是将实践仅仅理解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劳动”,也就是发明工具“征服自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实践或劳动从根本而言是人的类本质的实现或是人的自由活动。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实践活动最重要部分,但不是实践的全部,对实践的妥当理解应该承认就实践的外延来说它还包括伦理活动、政治活动等精神性活动。马克思批评黑格尔“只知道并承认一种劳动,即抽象的精神劳动。”显然这里没有表示精神劳动不是劳动。基于对实践范畴的这一看法,本文认为初步实践观是贯穿于黑格尔美学全书的基本思想,并分三部分展开论述。   (一)、黑格尔认为,审美和艺术的根源或动力在于人的心灵──人内在的规定性、本质要求一一不能囚蔽于苍白幽暗的自身之中,它需要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和观照、欣赏、认识自己。审美和艺术肩负了这样的使命: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人实现了自己的理念或本质,克服了单纯服从于僵固的职责条规和受支配于私欲的各自片面要求,使这两方面要求的矛盾、分裂得以和解。这两方面的片面性就是有限知性活动和有限意志活动的片面性,在这两种活动中人是有限的不自由的。审美的实践活动中,人按自己内在的本质活动,人超越了被动地服从和受支配的地位,自由地实现自己。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从黑格尔对几个根本性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他认为审美和艺术就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并以解除生活的困厄和实现人的解放为己任,这使得他的美学理论具有了初步的实践特性。   (二)、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初步实践观存在的真实原因在于理念的现实性。理念不完全是形而上的自在物,也不是任何单凭主观臆想的抽象观念。黑格尔认为理念是人的现实本质,使人成为人的内在普遍性,是各种社会关系、价值和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个人身上要体现的普遍力量。理念是完整的人的内在本质的整体,也是主体,它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这就是实践。“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也就是说:美是人的本质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或者说,美是人根据其本质的实践活动。   黑格尔美学的实践观还是初步的,这是由于他没有能够从人类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分析理念或人的本质的形成根源,所以还够不上科学的、彻底的实践观。我们也能注意到他在-些具体的论述中──如对荷兰风俗画的分析──已认识到理念、人的本质的来源,显露出形成更为成熟的实践观的可能契机,但他终未能将这样的见解发展成他的逻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他的唯心主义理论框架所造成的局限。   (三)、初步实践观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使他将审美、艺术与现实生活在逻辑上、深层上联系了起来。美是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艺术就是对现实的本质真实的反映。艺术类型发展的基础在于现实生活的历史,这是因为艺术与现实生活在本质上都是人的同一实践。黑格尔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社会生活生产方式与审美和艺术的对立状况,审美要求人按自己的本质完整丰富和独立自足的人性来活动,社会生活的方式却造成人的异化、分裂和人的依存的状况,黑格尔将自然美的缺陷,即自然性这一范畴引入对人类社会的分析,从理论上展开了对现存世界的批判。   本文通过对“实践”这一概念的重新认识入手,较为详尽地阐述了黑格尔美学思想中的实践观特征,初步实践观存在的真正原因,实践观作为方法使他思考审美、艺术等问题取得的精深见解,以及他的实践观的不足之处。实践和审美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内容,实践也是我国美学界讨论的重要问题,泛而言之,对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初步实践观的理解和思考也有益于生活,有助于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