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 )
A.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B. 促进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
C. 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缓和经济波动
D. 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进行调节
【答案】C
【解析】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是指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税收自动地或人为地进行逆向调节, 起到
A 项, 实现供求平衡体现的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减缓经济波幅, 避免资源浪费的一种经济调节机制。
是平衡作用;B 项, 促进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体现的是协调作用;D 项, 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的是调节作用。
2. 下列各项中, 不符合《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的是( )。
A.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 冻结的存款以纳税人应纳税款的数额为限
B. 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时, 被执行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必须同时执行
C. 税收强制执行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也包括扣缴义务人
D. 税收保全措施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也包括扣缴义务人
【答案】D
【解析】税收保全措施, 应该是仅限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对于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不适用。税收强制执行措施适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
3. 在税负转嫁的形式中被称为“资本还原”的是( )。
A. 税收资本化
B. 后转
C. 前转
D. 消转
【答案】A
【解析】税收资本化在税负转嫁的形式中被称为“资本还原”, 即生产要素购买者以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式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从所购要素的资本价值中预先扣除, 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
4. 下列关于税负转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前转是指纳税人通过压低生产要素的进价从而将应缴纳的税款转嫁给生产要素的销售或生
产者负担的形式
B. 后转是指纳税人在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形式
C. 前转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市场供求条件下不允许纳税人提高商品价格所致
D. 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某些资本品的交易中
【答案】D
【解析】AC 两项, 前转是指纳税人在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
B 项, 后转是指纳税人通过压担的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形式;
D 项, 税收资低生产要素的进价从而将应缴纳的税款转嫁给生产要素的销售或生产者负担的形式;
本化, 即生产要素购买者以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式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 从所购要素的资本价值中预先扣除, 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一些资本品的交易中。
5. 总遗产税模式的遗产税税率一般为( )。
A. 超率累进税率
B. 超额累进税率
C. 比例税率
D. 定额税率
【答案】B
【解析】总遗产税制是指对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总额征收遗产税的制度。这种遗产税制一般设有起征点、免征额和扣除项目, 按照超额累进税率计征。
6. 増值税的零税率是指( )。
A. 纳税人外购货物不含税
B. 纳税人本环节应纳税额为零
C. 纳税人本环节不需要申报纳税
D. 纳税人生产销售货物整体税负为零
【答案】D
【解析】增值税出口货物的零税率, 从税法上理解有两层含义:①对本环节生产或销售货物的増值部分免征増值税;②对出口货物前道环节所含的进项税额进行退付。
7. 在经济萧条时期, 税收因税基的缩小而减少, 从而减缓了经济的衰退程度, 刺激经济复苏。这体现了税收的( )。
A. 内在稳定器作用
B. 相机抉择作用
C. 横向公平
D. 纵向公平
【答案】A
【解析】税收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税收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自动发生増减变化, 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在萧条时期, 由于经济衰退, 纳税人收入会减少, 符合纳税规定的人数也相应减少, 因而适用较高税率的税基缩小, 这样, 税收就会自动减少。由于税收的减少幅度会超过收入的减少幅度, 税收便产生了一种推力, 防止消费与投资需求过度紧缩, 减缓经济的衰退程度, 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8.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他相关规定, 对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提起诉讼, 必须先经过复议, 对复议决定不服的, 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的一定时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下列各项中, 符合上述时限规定的是( )。
A.15日
B.30B
C.60日
D.900
【答案】A
【解析】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及其他相关规定, 对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提起诉讼, 必须先经过复议, 对复议决定不服的, 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9. 房产税属于( )税法。
A. 财产、行为税
B. 资源税
C. 特定目的税
D. 商品和劳务税
【答案】A
【解析】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 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 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10.下列各项中, 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 不承担税务登记义务的是( )。
A. 依法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
B. 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工商户
C. 企业在本地设立的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
D. 不从事生产、经营, 但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答案】C
【解析】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并据此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一种法定制度。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 要办理税务登记, 承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