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623管理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主要包括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性、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问题强度。
(1)道德发展阶段
人类的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两个阶段。随着阶段的上升,个人的道德判断越来越小受外部因素的制约。道德发展所经历的三个层次和六个阶段如表所示。
表
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是前惯例层次,在该层次,个人只有在其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做出道德判断; 道德发展的中间层次是惯例层次,在该层次,道德判断的标准是个人是否维持平常的秩序并满足他人的期望; 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原则层次,在该层次,个人试图在组织或社会的权威之外建立道德准则。
(2)个人特性
个人特性主要是指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自信心和自控力。①价值观。价值观是由家庭、朋友、社区环境、教育环境、宗教信仰、生活和工作经历等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在同样的管理道德问题面前,拥有不同价值观的管理者作出的决策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
②自信心和自控力。自信心和自控力强的人,一般都会深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因而通常都能坚持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自信心和自控力弱的人很容易屈服于外力摆布,而难于坚持自
己的主张。
(3)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对管理道德影响巨大。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规章制度、上级的管理行为、绩效评估考核体系等结构因素对管理道德都有显著的影响。
(4)组织文化
组织有无诚信、包容的组织文化对管理道德有重要影响。诚信做事、包容失败的组织文化将必然减少不道德的管理行为。
(5)问题强度
问题强度是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例如,有多少人会受到伤害? 有多少舆论会谴责这种行为? 这种行为造成危害的概率有多大? 人们是否能直接感觉到? 潜在受害者与这种不道德行为距离有多近? 这种行为的危害是否可能集中爆发?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管理者很可能采取道德的行为。
2. 简述计划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答案】罗宾斯认为计划与企业绩效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关系,计划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应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在计划与绩效的关系方面,迄今为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对组织绩效的研究表明,制定计划的组织对绩效的影响通常是积极的,但是我们不能说,有正式计划的组织总是比那些没有正式计划的组织绩效更好。从这些研究中,我们能得出的普遍结论包括:
(1)一般来说,正式的计划工作通常带来较高的绩效、较高的资产回报率,以及其他积极的财务结果。计划给管理者和非管理者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使得他们的行动可以更加及时有效; 计划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复和浪费,为企业节约资源。
(2)计划工作的质量以及实现计划的适当措施,通常要比计划工作本身对绩效的贡献更大。计划的重点在于实施计划的过程,计划的实施过程就死采取措施和行动保障绩效实现的过程。
(3)某些对正式计划工作的研究表明,正式计划并不必然地导致高绩效,外部环境的影响通常是更关键的。政府、法规、强有力的工会,通常限制了管理者的选择并削弱了计划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计划具有前瞻性同时也具有时间性,在不同的阶段,随着环境以及各种相关条件的变化,如果不能使计划也呈现出动态化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组织的效率。
(4)计划与绩效的关系还受到计划的时间结构的影响,一般组织要改进它的绩效,至少需要四年期的系统性的正式计划工作。
3. 波特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根据美国学者波特的研究,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如图7-1所示。这些作用力汇集起来决定着该行业的最终利润潜力,并且最终利润潜力也会随着这种合力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公司的竞争战略的目标在于使公司在行业内进行恰当定位,
从而最有效地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并影响它们朝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变化。
(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状态取决于如下因素:①现有竞争者的力量和数量; ②产业增长速度; ③固定或库存成本:④产品特色或转移购买成本:⑤生产能力增加状况; ⑥竞争对手类型; ⑦战略利益相关性; ⑧退出成本。
图 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
(2)潜在入侵者。某一行业被入侵的威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行业的进入障碍。影响行业进入障碍的因素主要有:①规模经济; ②产品差别化; ③转移购买成本; ④资本需求; ⑤在位优势; ⑥政府政策。
(3)替代品生产商。主要包括两个内容:判断哪些产品是替代品和判断哪些替代品可能对本企业经营构成威胁。
(4)买力一的讨价还价能力。其影响因素主要有:①买力一是否大批量或集中购买; ②买方这一业务在其购买额中的份额大小; ③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价格合理的替代品; ④买方面临的购买转移成本的大小; ⑤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是否是买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投入; ⑥买方是否有“后向一体化”的策略; ⑦买方行业获利状况; ⑧买方对产品是台具有充分信息。
(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其影响因素主要有:①要素供应方行业的集中化程度; ②要素替代品行业的发展状况; ③本行业是否是供方集团的主要客户; ④要素是否为该企业的主要投入资源; ⑤要素是否存在差别化或其转移成本是否低; ⑥要素供应者是否采取“前向一体化”的威胁。
4. 试论述集权与分权的优缺点。
【答案】集权与分权是指企业经营管理权限的分配方式。
(1)集权及其优缺点、适用范围
①集权是指把企业经营管理权限较多的集中在企业上层的一种组织形式。
②优点:有利于集中领导,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活动; 有利于管理工作实现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
③缺点:限制了中下级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信息传递慢; 企业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
④适用于规模不大、经营内容比较单一、地区分布较集中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