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623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管理者如何取得员工的信任?
【答案】企业要增强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进而提高组织效能、增进组织竞争力、和谐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所采取的措施必须考虑人品、交往经验、能力这三大影响因素。其中,人品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而员工对企业管理者人品的感知途径主要通过企业管理模式及绩效考核系统,看它们是否能够体现人性、公平与客观。因此,管理者想要去的员工的信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①推行以满足员工需要为核心的管理方式。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个体内在需要的层次性决定其行为的层次性及多样性,只有不断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才能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
②加强以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的人才培训。人才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智力资本要素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能力的提升,让员工感觉到自我发展有奔头,从而更加忠实于企业。
③营造适合“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企业文化能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产生对组织目标、准则、观念的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激励力。如果没有团队意识,员工对团队的离心作用可能会人于个人才能所带来的益处。
④建立健全系统化的激励机制。激励人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内容,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保持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建立公正、客观的绩效考核系统。
管理者的人品同时休现在企业绩效考核系统中,是否公正客观直接影响员工的个人利益,如果员工的工作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估,心理就会失衡,进而对管理者的信任度下降。具体要求: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 增强绩效考核的透明度与公开性。
(3)搭建沟通平台。
Fishman&Khanna(1999)利用社会价值观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双向交流的信息量与信任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增进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度。具体方法:创建有利于沟通的企业文化; 建立良好的沟通制度; . 注重沟通技巧的运用; 完善沟通反馈机制。
(4)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目前企业管理者急待提高的管理能力为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建设
与运作能力、激励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用人能力。强化职业化理念; 加大企业对管理者的培训力度:注重实践运用与反馈。
2. 影响买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1)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是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之一,其影响因素主要有:①买方是否大批量或集中购买:②买方这一业务在其购买额中的份额大小:③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价格合理的替代品:④买方面临的购买转移成本大小; ⑤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是否是买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投入; ⑥买方是否采取“后向一体化”; ⑦买方行业获利状况; ⑧买方对产品是否具有允分信息。
(2)买方在两个方面影响着行业内企业的经营:①买方对产品的总需求决定着行业的市场潜力,从而影响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发展边界; ②不同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会诱发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从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3. 波特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根据美国学者波特的研究,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如图7-1所示。这些作用力汇集起来决定着该行业的最终利润潜力,并且最终利润潜力也会随着这种合力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公司的竞争战略的目标在于使公司在行业内进行恰当定位,从而最有效地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并影响它们朝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变化。
(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状态取决于如下因素:①现有竞争者的力量和数量; ②产业增长速度; ③固定或库存成本:④产品特色或转移购买成本:⑤生产能力增加状况; ⑥竞争对手类型; ⑦战略利益相关性; ⑧退出成本。
图 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
(2)潜在入侵者。某一行业被入侵的威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行业的进入障碍。影响行业进入障碍的因素主要有:①规模经济; ②产品差别化; ③转移购买成本; ④资本需求; ⑤在位优势; ⑥政府政策。
(3)替代品生产商。主要包括两个内容:判断哪些产品是替代品和判断哪些替代品可能对本企业经营构成威胁。
(4)买力一的讨价还价能力。其影响因素主要有:①买力一是否大批量或集中购买; ②买方这一业务在其购买额中的份额大小; ③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价格合理的替代品; ④买方面临的购买转移成本的大小; ⑤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是否是买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投入; ⑥买方是否有“后向一体化”的策略; ⑦买方行业获利状况; ⑧买方对产品是台具有充分信息。
(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其影响因素主要有:①要素供应方行业的集中化程度; ②要素替代品行业的发展状况; ③本行业是否是供方集团的主要客户; ④要素是否为该企业的主要投入资源; ⑤要素是否存在差别化或其转移成本是否低; ⑥要素供应者是否采取“前向一体化”的威胁。
4. 请从不同层面解释全球化的内涵。
【答案】全球化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个过程。全球化是一事实,是指其反映的是世界各国及各国人员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依赖,而且这种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全球化是一过程,是指其既是技术发展又是人类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全球化背后的两股最根本的推动力。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全球化的内涵:
(1)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在世界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2)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上,全球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程度。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关键性指标包括:进出口额占GDP 的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的进出流动额等。
(3)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在产业层面上,全球化是指某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在全球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全球化产业的市场往往由若干个全球化公司所主导。
(4)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在公司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公司在各国或地区的收入分而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与各国或地区的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地区交流程度。
5. 试论述集权与分权的优缺点。
【答案】集权与分权是指企业经营管理权限的分配方式。
(1)集权及其优缺点、适用范围
①集权是指把企业经营管理权限较多的集中在企业上层的一种组织形式。
②优点:有利于集中领导,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活动; 有利于管理工作实现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
③缺点:限制了中下级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信息传递慢; 企业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