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实质理性

【答案】实质理性是就理性选择行为的内容而言,是理性选择的目标和结果的实现程度。同形式理性相比,实质理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因为它并未表现出清晰的形式。

2. 场域

【答案】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对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制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都是客观决定的。决定这些位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各种位置实际和潜在的处境;这些位置彼此之间的客观关系。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场域:

①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运作空间,场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经历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参照场域中的关系来理解,而不能仅凭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来解释。

②场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争。

③场域包含一种投入。当一个人进入某个场域时,就同时进入了与场域相连的一套他本人很可能认识不到的前提预设。因此,一个场域是由身体和信念两部分组成的。

3. 反常分工

【答案】反常分工是指并非任何形式的社会分工都具有加强或更新社会团结的功能。如果社会分工在破坏传统的机械团结的同时,没能创造出新的社会联结形式,就会引起社会动荡,那么,这种分工就是反常分工。

4. “基本控制的三重体系”

【答案】埃利亚斯“提出基本控制的三重体系”,借以说明知识与长期社会发展的关系。他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界定与衡量一个社会所达到的发展阶段。

①对非人力量及事件(自然力)行使控制的能力——大致等于技术发展;

②对人际关系及事件(社会力)行使控制的能力;

③对作为个人的自己(即每一个社会成员)行使控制的能力。

这三种控制是彼此依赖地发展的,但它们并不存在平行发展的必然性。比如悖谬的是,第①种能力的发展时常会有碍于第②、③种能力的发展,甚至有时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形式社会学?

【答案】形式社会学:

(1)齐美尔认为,当人们之间的交往达到足够的频率和密度,以至于人们能够相互影响并组成群体时,社会便产生和存在了。因而社会学需要研究人们交往的基本过程和形式以及社会组织类型。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着一种基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这些相互作用模式即“社会交往的形式”。

(2)社会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别这些基本的社会交往形式。齐美尔特别强调社会学要研究各种社会交往的形式,他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就是“从各种现象中分出社会交往的要素……如同语法把纯粹的语言形式与这些形式赖以存在的内容分开一样”。齐美尔被认为采用形式主义方法来解释社会,这就是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6. 通过考察话语方式研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方法论意义如何?

【答案】(1)福柯建立了丰富的语言学理论,但不是一般的语言学理论,而是以语言为对象展开的社会学理论。

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揭示语言所指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被语言建构起来的,又是怎样在语言的控制下存在、断裂和异变的,福柯称之为“话语实践”。福柯指出话语研究揭示了另外一项任务,即把话语作为系统地形成这些话语所言及的对象的实践来研究。

(2)福柯的语言学研究是由语言触及人的社会行动或社会实践的社会学研究,是在社会学视野里展开的语言学研究。

(3)福柯通过考察话语方式研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们面向实际的经验过程,虽然话语实践没有形成科学知识,但是这种处于实证性或经验性层面上的陈述,却是科学知识或思想体系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4)福柯通过考察话语方式研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给人们新的启示,让人们更加关注面向实际经验过程的话语实践。

7. 简述风险社会的理论要素。

【答案】贝克描绘出了风险社会的轮廓:把生活和思考紧紧地系缚于工业现代性之上的坐标体系——性别之轴、家庭之轴和职业之轴,对科学和进步的信念开始动摇,同时机会和危险的新的黎明正在形成之中。贝克从八个方面阐述了风险社会的理论要素:

(1)风险的定义关系。

风险并不指被引发的危害,风险概念表述的是在安全与毁灭之间一个特定的中间阶段的特性。在这个阶段,对风险的感知决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风险的感知和风险不是不同的东西,而是相

同的东西。是文化的感知和定义构成了风险,“风险”和“(公众对)风险的定义”完全是一回事。“不再-但还没有”这种独特的现实状态(不再信任/安全,但还没有毁灭/灾难)是风险概念所要表述的,这使它成为一种公共参照框架。因此,风险社会学是一门关于潜在性和可能性判断的科学。

(2)风险概念扭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贝克指出,作为对未来的威胁和诊断,风险拥有并发展出一种与预防性行为的实践联系。风险意识的核心不在于现在,而在于未来。

(3)风险陈述不仅仅是事实和价值的陈述。

它们要么同时是两者,要么是居于两者之间的某事物,可以说是一种“数学化的道德”。作为一种数学计算的程序,风险直接或间接地与文化定义以及一种可接受的或不能接受的生活标准相关。

(4)在现代性早期,风险和对风险的感知是现代性中占统治地位的“控制逻辑”的“无法预期的后果”。

(5)与风险社会和人为的不确定性相联系的风险概念,是指一种独特的“知识和无知的合成”。确切地说,它具有两层含义:

①在经验知识基础上的风险评估(例如交通事故);

②在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或行动。在此意义上,人为的不确定性概念具有双重指涉: a. 更多和更完善的知识正在成为新风险的来源;

b. 风险源自或由无知(不知)所构成。

(6)新的风险类型同时是地区性的和全球性的,或“全球地区性的”。

(7)关注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争论以及知识与影响之间的区分。

①社会感知和结构使风险成为“现实”,它们的实在性是通过根植于前进中的工业和科学生产与研究程序的“冲突”而喷发出来的。风险知识与一个社会的文化和社会的知识结构紧密相连。

②对贝克而言,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在对世界风险社会的处理方法和解释方式上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既不是一种二者择其一的选择,也不仅仅是一个信念的问题。究竟采用何种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选择,即一个为想要实现的目标而选择适当的手段的问题。贝克提倡一种自反性的现实主义的观点。这种自反性的现实主义第一次找到了理解“现实性建构了一种现实”的源泉,它揭示了自明性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问题是怎样被削减的,可选择的解释是如何被藏进黑箱的等等。

(8)世界风险社会的概念与一个自然与文化间明确差异的缺失的世界相关。

贝克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超出二分框架思想的混合世界中。“混合”世界的概念对于理解新事物是必要的但非充分的。它以某种方式表达了它不是什么——不是自然,不是社会等,但是它确实没有表达它是什么。贝克建议克服支配我们思想的“不”、“超越”和“后”。

综上所述,风险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融化,至少从表面上看来较为刚性的环境。与大多数的现代社会理论不同,风险社会理论形象地描绘了现代性环境的偶然性、矛盾性以及对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