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66管理学综合之社会保障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保险负担系数

【答案】社会保险负担系数是已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人员人数分别与参加各项保险的职工人数之比。该指标反映了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负担程度,系数越大,说明职工负担程度越重; 反之,则越轻。计算公式为:社会保险负担系数一已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人员人数一己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人数。

2. 缴费确定制度

【答案】缴费确定模式是指结合未来的养老负担、基金的保值增值、通货膨胀率、企业的合理负担、现行劳动力市场和工资水平等因素,经过预测,确定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比较稳定的缴费比例或标准,再根据这个缴费标准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并完全或部分地存入劳动者的个人账户,在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后,以其个人账户中的金额作为养老保险金或养老保险金的一部分,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以收定支”。缴费确定模式维持的是长期内的纵向平衡,这种模式通常和完全积累或部分积累模式联系在一起的。

3. 就业保障(security for employment)

【答案】就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享有就业的同等机会。劳动就业不仅可以使残疾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使他们获得劳动报酬,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地位,而且使他们实实在在地参与社会生活,回归社会主流,增强他们的生活勇气和自信心,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大多数残疾人具有劳动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他们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赖于社会为他们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也取决于他们的奋斗与努力。

4. 特殊保障

【答案】特殊保障是国家根据自己的需要专门为某一类人群设立的标准或给付条件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特殊保障又称社会优抚,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上的特殊公民—为保卫国家安全而作出贡献和牺牲的军属、烈属、残废军人及退伍军人等所给予的优待和抚恤。在实践中,社会优抚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来管理,以便使其所需物力、财力和退伍官兵安置工作落到实处。

5. 英国新《济贫法》

【答案】英国新《济贫法》是指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著名的《济贫法修正案》,它确立了

“劣等处置”与“济贫院”规则,实现了减少济贫税的目标,从而赢得了社会上层与中产阶级的欢迎,却因缺乏人道而遭到了下层民众的诅咒。尽管依据《济贫法》确定的济贫制度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不能相提并论,尽管这种立法极不平等并事实上亦未使济贫活动成为一项固定的、经常性的制度,但它毕竟是通过法律的形式将早期的社会保障活动固定了下来,从而埋下了社会保障制度化的种子,这显然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6. 选择性福利

【答案】选择性福利是指通过社会福利机构将社会福利资源分配给那些真正需要福利服务的低收入者,其服务对象是有选择的而非全民的,选择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家计调查”,由需要社会福利服务的个人或者家庭,先向社会福利机构提出申请,经过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审查合格后,才能够享受政府所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服务,入家庭补助、住房福利都属于这种模式。

7. 给付确定模式

【答案】给付确定模式是指先设定养老保险金为保障一定的生活水平需要达到的替代率,以此确定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标准,再结合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测算,来确定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比例。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以支定收”模式,维持的是短期内的横向平衡,一般没有结余。这种模式通常和现收现付模式联系在一起的。

8. 工伤社会保险

【答案】工伤社会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劳动者本人因工伤造成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医疗救治、职业康复、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 二是劳动者本人因工伤死亡时,其遗属可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遗属抚恤、丧葬补助等物质帮助。

二、简答题

9. 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平?

【答案】(1)消灭贫困需要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贫困的消失,社会保障在解除贫困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救助直接面向贫困人口,为解除贫困人口及遭遇灾祸的人们提供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会直接起到缓解贫困的作用。

②社会保险主要面向劳动者,事实上直接起着预防贫困和减少贫困的作用。

③社会福利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实现全体国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再分配政策,缓解了现实社会中的相对贫困。它还通过平抑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曲线,避免了生活大起大落的现象。

⑤社会保障制度还通过公共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服务措施,增进了全社会的福利,客观上缓

解了贫困为人们带来的痛苦。

(2)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往往是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基础,没有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也难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以上消除贫困的举措,可以减少起点的不公平,保证机会的公平,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10.如何协调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并促使两者共同发展?

【答案】(1)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一定情况下会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在保险资源和市场规模一定的条件下,作为保障供给的主体,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冲突,一方的发展往往会削弱和阻碍另一方的发展,这对于占人口多数的中低收入者更为明显。当然,随着经济发展和支付能力的提高,人们的保障需求会日益强烈,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都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存在着互为促进和补充的关系

①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和普遍性可以增强人们的风险和保险意识,认识到保险的必要性和实际效果,有利于商业保险的宣传和推广。社会保险可以为那些遭遇社会风险的商业保险投保人提供经济援助,一定程度上维持其支付能力,减少商业保险退保和解约行为:同时,高水平的社会保险制度大大提高了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客观上起到了减少商业保险赔付、维持商业保险稳定发展的作用。

②由于社会保险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保障水平有限,人们可以投保商业保险实现较高的经济保障需求。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们保障需要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依靠单纯的社会保险或单纯的商业保险往往难以满足其生活保障需要,所以,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许多国家能够并行不悖,共同构成国民生活的经济保障系统。、

(3)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共同发展

①两者相得益彰:社会保险为人们提供基本的风险保障,而商业保险却不同,它对人们面临的形形色色的风险,只要符合可保风险条件便可以设立相对应的险种,保险事故可大可小,保险标的可多可少,保险金额也可低可高,即使社会保险已经保障了的风险,商业保险仍可以再予以保障,满足人们多层次性的和特殊的保障需求,使两者保障功能和保障范围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②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相通性亦使两者可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由于商业保险客观上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和公共性,保险公司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还可以兼顾社会目标的实现; 社会保险也可以吸收商业保险的有益做法,促进自身机制和体制的完善,如社会保险采取权利义务相结合的费用三方负担原则,或将商业保险免赔的做法引入医疗保险,都是社会保险开源节流的有益尝试; 商业保险也可开办一些具有社会保险功能的险种(如团体年金保险),不但吸引客户还可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在技术上,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可以互通有无,如保险精算技术、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实现资源共享。

综上可见,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是可以获得共同发展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发达的商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