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66管理学综合之社会保障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金保工程”

【答案】金保工程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其内涵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四个字:“一”是一个工程,指在全国范围建设一个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网络共用、信息共享、覆盖各项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的电子政务工程; “二”是两大系统,指建设社会保险子系统和劳动力市场子系统; “三”是三级结构,指由中央(劳动保障部)、省、市三层数据分布和管理结构组成; “四”是四项功能,指具各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四项功能。

2. 非系统性风险

【答案】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中的非系统性风险,是指风险来源为非全局性、理论上可以通过基金管理者的操作进行防范、化解的具体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为投资项目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管理风险。

3. 社会保障预算

【答案】社会保障预算是指国家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给,以便实现国家社会保障职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编制的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由社会保障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障预算支出组成。社会保障预算收入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而筹集的社会保障资金,包括公共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和其他收入。社会保障预算支出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对干部、职工等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自然灾害致使生活遇到障碍时,为保证其基本生活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4. 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

【答案】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解释与比较如下:

(1)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解释

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欧洲国家一般称之为职业年金,美国称之为“私人养老金计划”。它一般被定义为:“在国家有关法规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的旨在为其职工提供一定程度补充性退休收入保障的保险计划”。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

的营运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收入补偿制度。

(2)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比较

企业年金不同于公共开支项目下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计划。其区别在于: ①企业年金一般由企业(雇主)创立,或是集体谈判的结果,政府一般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并予以监管,但是政府很少参与计划的设立; 而养老保险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统一建立的;

②企业年金管理成本相对较低,收益和贡献较为对称,缴款一般不被人们视为一种试图逃避的税赋; 养老保险基金因资金庞大,管理成本较大;

③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一般较基本养老保险金要小,并且实施对象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收入分配方面一般向高收入群体倾斜;

④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不稳定并且在不同的投资计划下收益率差距悬殊;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坚持安全性、收益性的原则,投资收益率相比较为稳定;

⑤不同企业设立的企业年金的内容和形式各异,企业年金积累额的可流动性、转移性较差,较之于养老保险,其公平性与效率性较差。

5. 军人救助(military succor)

【答案】军人救助是指国家、社会和军队向低收入的军人家庭和遇到特殊困难的军人家庭所给的一种经济帮助和照顾。它是随机的,属于救济或扶助部分,以回应个别人员及其家庭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意外和特殊的需要。按保障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军队救济和政府救济。军队救济的对象是现役军人及其家属,其所需经费来源于国防费分配; 政府救济的对象是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其所需经费来源于财政资金的再分配。

6. 社会保障管理与社会保障监督

【答案】(1)社会保障管理与社会保障监督的解释

社会保障管理是由国家和政府及社会组织制定和实施有关社会保障法规政策的过程。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制定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过程; 收取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社会保障待遇,是对社会保障基金实施事业化管理的过程; 管理社会保障对象,是对社会保障对象实施一系列具体服务的过程。

社会保障监督是指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专职监督部门、利害关系者以及有关方面对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有关管理机构和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过程及结果实行的监察和督守。

7. 大同社会论

【答案】大同社会论产生于公元前500多年前,是中国的乌托邦思想。在《礼记·礼运篇》中,孔子用精炼的语言首先提出并描绘了“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即实行公有制是大同社会的最高理想,政治上则主张社会民主,选贤任能; 经济上主张社会财富归全体人民所共同享有,生活上实行社会统筹,各得其所; 在生产方面则是人人尽自己的努力去劳动,所有的社会成员均有生活保

障等。大同社会论的核心内容既涉及到社会制度,更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

8. 三无人员

【答案】三无人员是指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的城市居民,他们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指国家为保障城市居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而制定的社会救助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来确定。直辖市、区、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相关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部门制定,报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二、简答题

9. 简述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

【答案】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这是因为它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即人口中最多、最重要的部分。它所承担的风险也最多,包括劳动者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发生的使他们失去工资收入的生、老、病、伤、残、失业等所有风险。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有:

(1)强制性社会保险通过国家立法推行,要求符合一定条件的劳动者必须参加。

(2)互济性

参加社会保险者定期缴纳保险费,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当其中有人遭遇风险而受到经济损失时,可以按规定领到一定数量的保险金,实行风险分担、互助共济。

(3)储备性

参加社会保险者按规定缴纳费用作为基金,储存待用。就个人而言,从参加社会保险开始便按规定长期缴费,等于为自己储蓄了一笔费用,供遭遇风险时使用,以渡过难关; 就社会而言,也是一种储备基金。

(4)补偿性

社会保险给予参加者的物质帮助,限于收入损失的补偿,即劳动者在劳动中断、收入中断时才有权得到给付。但社会保险的给付并不与工资相等,从社会保险那里得到的收入损失补偿,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只能是一定程度的补偿,即是用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

综上所述,社会保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障,它实行权利与义务相关的原则,必须尽到缴纳保险费的义务,才有享受收入补偿的权利。造成劳动者失去工资收入的风险有多种,因而收入补偿也有多种,构成多个社会保险项目。

10.你对短视国策论有何看法?

【答案】(1)2002年学者陈平提出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短视国策

他的理由是:

①统一社保经济上根本不可行。在区域发展高度不平衡、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在经济上将是乌托邦式的“洋跃进”。统一社保非但无助于国企改革,还会拖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