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青岛科技大学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之公共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准公共物品

【答案】准公共品是指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不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险的产品。准公共品是在消费方面具有较大程度外部性的一类公共物品。它具有两个特性:①消费中的争夺性,即一个人对某物品的消费可能会减少其它人对该物品的消费(质量和数量); ②消费中具有排斥性,即只有那些按价付款的人才能享受该物品。准公共物品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如大多数城市公用设施、公共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等等。

二、简答题

2. 你是否能够举出更多的非营利性经济组织的例子? 为什么说它们的活动也属于公共经济的范畴?

【答案】(1)非营利性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个人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公益服务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公益慈善、救灾救济、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农村和城市的社会发展及社区建设等许多领域,都是非营利组织开展公益服务较为集中的领域。

(2)他们的活动是以执行公共事务为目的,将会涉及公共选择等公共经济学研究范畴之内的问题,提供的服务将会影响社会福利,所以他们的活动也属于公共经济的范畴。

3. 为什么中国目前仍然实行以商品税类为主的税收制度?

【答案】中国目前仍然实行以商品税类为主的税收制度,原因如下:

(1)中国目前由于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以商品税类为主可以将税收隐于价格之中,不易引起纳税人关注。而所得税属于直接税,纳税人能直接体会到税收负担的轻重,现阶段实行起来不易。

(2)从财政收入的角度看,商品税的税基较广,只要有市场交易行为发生就要课税,不受或较少受生产经营成本的影响,因而可以较好地保证政府收入的稳定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薄弱,但是财政支出的开销却很庞大,为了保证财政收入的充足和稳定较易实行以商品税类为主的税收制度。

(3)除增值税外,商品税类的税收征管相对简便。商品税主要是对生产经营的企业课征的。相对于对个人课征的所得税而言,商品税的计算是较为简单方便的。

4. 有人将一致同意原则称为“少数人专政”投票规则,这种说法对吗? 有人将多数同意原则称为“多数人专政”规则,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1)一致同意原则与“少数人专政”投票规则

将一致同意原则称为“少数人专政”投票规则来源于一致同意原则中,如果有一人不同意,一致就无法达成。但这不会成为“少数人专政”的投票规则,任何人都无法做出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改变,所以并不是权力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2)多数同意原则的确有可能会造成“多数人专政”局面

①因为集体行动往往具有内在强制性,最终的集体决策要按照多数成员的意愿决定,结果又要求全体成员服从,但是只是有可能导致多数人侵害少数人利益的现象发生,并不是这种投票机制就一定会产生“多数人专政”现象。

②如果进行的是帕累托改进,而多数人投票通过之后少数人由于短视或者信息不完全而反对,此时就不是“多数人专政”,而是改进社会福利的特殊情形。

5. 不同的政府观点对于公共经济问题分析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

【答案】(1)政府有机论

①“政府有机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自然有机体,个人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政府是有机体的心脏。

②个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才有意义,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政府(国家)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③在此种理论下分析公共经济问题,必然十分强调政府(国家)的利益,在利益分配上坚持先国家,再集体,最后才是个人,抹杀了个人在公共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2)政府机械论

①“政府机械论”认为政府(国家)是个人为了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人为创立的东西。

②这种观念强调了个人而不是群体,国家重视个人利益,进行公共选择、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公共规制等经济活动时将更多地考虑个体的利益,权衡对个体利益损害的最小化,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

三、论述题

6. 当前中国还存在哪些可能导致公共支出下降的因素?

【答案】(1)当中国处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初始阶段时,公共部门的投资在整个国家经济总投资中占有很高的比重。

(2)现在中国即将步入社会发展的中级阶段,政府继续进行公共部门投资,而此时的公共部门投资己经开始成为日益增长的私人部门投资的补充,所以可能下降。

当前中国还存在以下可能导致公共支出下降的因素:

①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逐步向更加完善、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的支出将下降,更多地转向科教文卫等社会性支出。

②随着政府机构的精简,冗员的裁撤,政府办事的效率大大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也将下降。

③随着国家对腐败查处力度的加深,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各种体制外支出、隐形支出也会大幅下降。

7. 中国目前是否应当开征遗产税? 开征遗产税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如果开征的话,你认为起征点为多少才是合适的?

【答案】(1)中国目前应当开征遗产税

遗产税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征收的一种税收。征收遗产税,对于健全国家的税收制度,适当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力,维护国家收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开征遗产税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促进社会公平

若不课征遗产税,则可能无法遏制财产在少数人手中集中的趋势,这将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出于社会公平考虑,需要课征遗产税。

②激励作用

遗产使继承人不劳而获,增益其财富,遗产税可能使潜在的继承人更多地工作。同时,遗产税也会为社会上的个人创造更多的平等机会。

③健全税制作用

部分财产项目难以查实或小参加货币交易,使得无论是所得税还是流转税,都无法对这部分财产和交易课税。这部分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少交的税款,在财产所有者死亡时课征的遗产税,就能够补征上来,起到健全税制的作用。

④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遗产税制规定,遗产所有者或继承人若将财产捐赠给公共团体、学校、慈善机构等,可获得免税待遇。这会鼓励财产所有者以其所有的财产贡献给社会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

(2)开证遗产税的条件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有必要与可能开征遗产税,主要应看:人均GDP 居民储蓄水平和高收入阶层人数等经济总量指标,以及基尼系数等反映收入财富占有差距的结构指标。

经济学家分析,我国己经有一大批人进入了高收入阶层,占储蓄账户总数的20%的高收入阶层,其存款占总储蓄额的60%以上。相对保守的估计,全国资产总量在100万以上的高收入家庭,至少在一千万以上。因此,遗产税的开征有了雄厚的现实经济基础。此外,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国际上0.4的警戒线,社会现实表明,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确实在渐渐加大,这也对遗产税的开征提出了迫切要求。

(3)遗产税的起征点:80万元

遗产税征收的核心是起征点的确定与税率的设计。我国遗产税起征点(免税额)与税率的确定,主要应考虑国际上的税率水平、国民人均收入水平、遗产税的均富功能、财政功能及追税、追赃功能的发挥和国民可以接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