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科技大学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之公共经济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凯恩斯主义
【答案】凯恩斯主义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创立,并由其追随者发展的,运用凯恩斯提出的方法分析经济活动水平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被视为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标志的经济学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凯恩斯在该书中提出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造成了革命性的冲击,故被称为经济学中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以总量分析方法代替个量分析方法。以个量经济分析为基础的总量分析方法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②分析了消费总量和收入总量的关系,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总收入等于总消费加上总投资,如果存在净储蓄,投资不足以抵消储蓄,那么收入就会下降,失业就会上升。消费和储蓄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而个人的消费倾向是收入的函数。企业的总投资多半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或取决于企业主预期的资本投资将带来的盈利。利率并非取决于相等的储蓄水平和投资水平,而是一个决定于个人希望保有现金储蓄的程度这一独立因素,简而言之,人们的流动偏好决定利率。因此,储蓄和投资并不总是趋于平衡,相反储蓄水平经常高于投资水平,而失业现象和经济停滞便经常存在。凯恩斯经济学第一次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
③否认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为了防止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出现大量失业,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中央政府应当用赤字财政去刺激总支出,刺激总投资,补偿总需求的不足。财政赤字政策可以借助于乘数效应把收入提高到充分就业水平。
二、简答题
2. 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进一步起“决定性”作用,简述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答案】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意味着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并不总是有效的,会出现“失灵”。市场失灵的情况决定了政府介入、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是辅助性的、补助性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角色,是由弥补市场缺陷或不足的需要所决定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政府找准自己的角色。
(1)调控人角色。即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是通过二个层次来实现的,即微观层
次、结构层次和宏观层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调控人的角色,主要是针对宏观层次而言的。至于微观层次和结构层次上的资源优化配置,要让给市场机制去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这两个层次无所作为,相反,政府可以根据其信息方面的优势,制定一些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指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化,以配合宏观经济总量的控制。
(2)公益人角色。履行这一角色的职责是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其一,提供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其_,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应,预防和制止有害的外部效应; 其三,调节收入分配,避兔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拉大。
(3)管制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对私人经济部门(厂商或家庭)的活动进行某些限制和规定。政府管制的目的主要有尸个。一是防止自然垄断。二是防止过度竞争。一是保护消费者、雇员的利益。
(4)仲裁人角色。在市场经济中,相互竞争的各经济主体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当事人自己是无法界定各自的利益分界的,因为市场本身不具备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界限的机制。各经济主体在竞争中发生利益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但它们自身又不具备化解冲突的能力。所以,很需要政府来充当仲裁人的角色,以设定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的规则,并根据既定的规则,确定经济主体之间冲突的经济利益,保证各经济主体能在公平的条件下竞争,防止超经济强制的发生。
(5)守夜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的残酷现实,很容易诱使某些人铤而走险,产生非法侵犯他人权益的动机,导致经济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经济主体既缺乏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打击对方。只有政府才能担当此任,因为政府有暴力机关作后盾。
3. 各发达国家多实行农业财政补贴,中国是否应该仿效?
【答案】中国现在的农业补贴占农业总产值的3.3%,据WTO 的黄箱政策,中国政府对农民的收入补贴可以达到农业总产值的8.5%。中国不易仿效发达国家那样实行较多较高水平的农业财政补贴,主要原因如下:
(1)中国目前的财政收入无法支持这样大的补贴。
(2)如果对农业进行补贴会导致农产品过剩,产生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过剩的农产品要么烂在国内,要么只能低价卖到国外。
(3)如果对农业开始进行补贴,就很难取消掉,因为取消补贴往往会引发政治问题。
(4)对农产品进行补贴,在执行上非常困难。
①如果进行反周期补贴,也就是对自然灾害等造成的减产进行补贴,会产生严重激励问题,会存在故意减少投入造成减产而向政府要补贴的事例。
②如果直接对农民的收入进行补贴,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经常会出现应该得到补贴的农民实际拿不到补贴,拿到补贴的往往是各方面关系较好的中等收入的甚至是富有的农民。
(5)中国政府对农村的支持应该采取其他可行力式,如己经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还有其他政策如支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支持力度等。
4. 你认为公共经济的主体应当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政府”,为什么?
【答案】(1)政府的含义
①第一层次:狭义政府,即核心政府。指中央政府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物。
②第二层次:广‘义政府,即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
(2)公共经济的主体是广义的政府因为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也研究非公共部门经济主体的公共经济活动,牵涉面非常的广。
5. 1994年之前中国主要是通过向银行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其利弊何在?
【答案】(1)通过向银行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好处
①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
a. 政府向银行借款从而减少了货币的供应量. 进而调节了社会需求总量。
b. 在短期内,经济若处十非充分就业状态,社会的闲散资源并未充分利用时,财政赤字可扩大总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回升,实现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的平衡。
②促进就业,缓和社会矛盾
政府利用向银行借款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岗位,另一方面加大了对失业人员的保障程度。
③缓解了政府的则政危机,加强了政府的职能的形式
(2)通过向银行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弊端
①财政部欠央行的借款,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来偿还。否则,央行只能通过发行货币的方一式来弥补这个窟窿,这相当于由全体的货币持有人来分摊这个损失。而央行通过这种方式投放的是威力巨大的基础货币,这样的方式可能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②财政赤字可能增加政府债务负担,容易引发财政危机,长期扩张积累的后果必然会导致更猛烈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三、论述题
6.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的资源税偏低,是因为资源税的征收选择了从量计征方式,因此资源税的计征方式应该改为从价计征。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 资源税制是如何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答案】(1)我赞同资源税的计征方式应该改为从价计征的观点,理由如下:
①资源税,是以各种自然资源及其级差收入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类,体现了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日前,中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金属类矿产、非金属类矿产以及盐等,计征方式主要是从量计征。
②从量计征的资源税收模式缺乏弹性,不能反映资源价格的变动,也不能体现资源税本身的价值。相比较而言,从价计征资源税更能发挥出税收的级差调节作用,抑制资源浪费。国际市场上,处于保护矿产等资源的需要,提高资源品的税负己成为全球普遍实施的手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