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心理学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为了规范和维护心理测验工作的发展,中国心理学会于1992年颁布了( )。

A. 《计算机化测验学解释指南》

B. 《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C. 《心理测验管理》

D. 《教育和心理测验标准》

【答案】B

,但有些内容较为简【解析】中国心理学会于1992年已提出《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单。

2. 某儿童认为周围世界绕着他转,月亮跟着他走;他只知道自己有个哥哥,但不知道自己就是哥哥的弟弟。该儿童心理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 具体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后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B

【解析】前运算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中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的特点有: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题中儿童认为月亮跟他走,不知道自己是哥哥的弟弟,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思维。

3. 下列智力测验中,属于非言语类测验的是( )。

A.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B.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C.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D. 瑞文推理测验

【答案】D

【解析】瑞文推理测验是著名的非文字测验,其测验材料为图形。比纳一西蒙量表、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均既包括言语类测验和包括非言语类测验。

4. 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称为( )。

A. 聚合交叉设计

B. 单因素实验设计

C. 多因素实验设计

D. 跨文化研究设计

【答案】A

【解析】聚合交叉设计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单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只有一个的实验方法。多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多于或等于两个的实验方法。

5. 认为心理发展只有量的连续累积、不存在阶段性的理论是( )。

A.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B. 发生认识论

C. 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D. 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D

【解析】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其中的基本概念是观察学习,其实质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6. 将青少年从家庭独立的过程称为“心理性断乳”的学者是( )。

A. 米德

B. 普莱尔

C. 霍尔

D. 何林渥斯

【答案】D

【解析】青年由于生理发育成熟,知识、经验和活动能力随之增长,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上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们开始以具有独立人格的成人的目光来认识自己,考察自己与家庭的关系;要求从父母的保护和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摆脱出来,并在家庭中占有平等和独立自主的地位。如果这种要求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就会在两代人之间产生隔阂。青年和父母之间在关系上的这种变化,何林渥斯把它称之为心理性断乳。

7. 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 )。

A. 顶部

B. 中部

C. 背部

D. 底部

【答案】D

【解析】位置理论又称共鸣理论,由赫尔姆霍茨提出。他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

8. 通常主要成分分析要求所选择的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根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因子中的信息可以用特征根来表示,如果一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就保留,否则抛弃。

9. 在评价中心技术中,无领导小组、文件框等测验属于( )。

A. 情境测验

B. 评定量表

C. 投射测验

D. 自陈测验

【答案】A

【解析】评价中心技术是现代人事测评的一种主要形式,被认为是一种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最有效的测评方法。一次完整的评价中心通常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对个人的评价是在团体中进行的。无领导小组、文件框等测验属于情境测验。

10.在某心理学实验中,甲组31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36,乙组25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91, 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甲、乙两组被试的方差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 )。

A. 检验

B.F 检验

C.t 检验

D.Z 检验

【答案】C

【解析】该题属于两个样本方差的显著性检验。两个样本为独立样本,采用F 检验,两个样本为相关样本时,则采用t 检验。

11.将测验对等分半后,两半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0, 校正后该测验的分半信度是( )。

A.0.70

B.0.75

C.0.80

D.0.85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