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道德性是指( )。
A. 指山舆论力量与人们“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实行的总和
B. 指个人按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显示的某些稳定特性或倾向
C. 是个人道德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
D. 一个人的行为由道德观念支配而仍未形成品德之前的道德表现
【答案】D
2. 下列选项中,属于运动技能的是( )。
A. 摇头
B. 系鞋带
C. 心算
D 作文
【考点】运动技能。
【答案】B
【解析】运动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它是指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如书写、体操、骑自行车、系鞋带等技能。心算、作文属于心智技能。摇头不属于技能。要好好对比,书写和心算的不同,看似很像,但却一个是运动技能,一个是心智技能。因此,答案选B 。
3. 关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信息保持时间、功能、容量、表征方面不同
B.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只可以用表象表征,表象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声音的
C.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以用语义编码,也可以用形象编码
D. 短时记忆的客量在7
【答案】B
4. 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社会学习理论
B.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2单元之内,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
C. 认知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A
5.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
A. 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
B. 冯特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 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D.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答案】B
【解析】现代心理学是在1879年建立的。这一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宣告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
6.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 知识经验
B. 观念和信念
C 道德认识
D. 道德观
【答案】B
7. 加涅认为,区分戌、戍、戊、戎四个字的学习属于( )。
A. 语言的联合
B. 多重辨别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原理学习
【答案】B
8.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A. 积极的社会功能
B. 应有的责任能力
C. 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 道德精神面貌
【答案】A
【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因此,正确答案选A 。
9. 下列关于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多数情况下,技能在练习初期进步较快,以后就逐渐缓慢
B. 在多数情况下,技能在练习初期进步较慢,以后就逐渐加快
C. 技能形成中的高原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
D. 在各种技能形成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到成绩在某一水平上下稍有波动的现象
【答案】B
10.划分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
A.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或是被动的
B. 学习时是否记住了所学内容
C. 学习者是否利用原有经验井理解了所学内容
D. 学习材料本身是否有意义
【答案】D
11.根据阿特金森的研究,在面临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高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
A. 最高
B. 最低
C. 中等
D. 最高或最低
【考点】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
【答案】C
【解析】根据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有助于他们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机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以防止自尊心受损和产生心理烦恼。而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 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成功概率是50%的事情,也就是中等概率。因此,答案选C 。
12.强调复杂情景和真实学习任务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联结理论
B. 认知理论
C 建构主义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