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共湖南省委党校行政管理808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成本效益分析
【答案】所谓成本效益分析,就是针对政府确立的政策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这些目标的力一案,比较各种力一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的现值,通过分析,选择出最优的财政支出方案。
2. 民营化的双重目标
【答案】民营化的双重目标是指它既是一种政治学说,又是一种管理工具。一些选任的官员和社会团体是民营化的拥护者。民营化有着三重目的和效能,即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和改善政府与国民的关系。
3. 生死观
【答案】生死观是指关于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价值的核心命题。生死观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对于领导者来说,一方面要有视死如归,无所畏J 嗅的勇气,一方面又要准确的把握形势,不得有无谓的意气之争。生死抉择的唯一标准是要看是否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
4. 结构性监督
【答案】结构性监督是指与国家结构形式和内部组织结构相联系的监督形式。结构性监督直接关系到国家行政组织的内部指挥和协调运行,是一种最主要的内部监督形式。与直线一参谋(职能)结构形式相联系,结构性监督可以划分为直线监督和职能监督两种类型。
(1)直线监督(纵向监督或垂直监督)。主要包括:
①根据行政职权和隶属关系的划分,上级机关或领导人员对下级机关或下级人员有进行指挥和进行监督的权力和责任;
②与依法行政的性质相联系,依法监督是法定内容;
③上级机关可依照法律或有关规定检查下级机关的工作,改变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④上级机关可在其权限范围内做出有关下级人员的任兔、奖惩等决定;
⑤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下级机关和下级人员亦有监督上级机关及领导人员守法执法的责任,但需按正当程序和方法进行。
(2)职能监督(横向监督或水平监督)。其目的在于保证组织的整体运行效率。其内容主要是计划、人事、财政等各职能部门在自己的职能和职权范围内对其他政府部门或行政机关的职能工作进行布置、检查、指导和监督。它与其他政府部门或行政机关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和指挥权,
但在其职能范围内有一定的决策权和监督权。这些职能部门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监督的关系,在首脑机关的统一领导下为了共同的行政管理日标按照各自的业务范围或行业范围进行分工协作。
5. 消极行为
【答案】消极行为,又称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实施的维持原有法律关系不变的行为。如国务院关于“五一”放假维持去年天数不变的通知。消极行为有合法和非法之分。合法的消极行为是行政主体依据法律规定的履行“不为”的义务。非法的消极行为则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判定的依据是法律赋予行政主体的职责和义务。
6. 3R 式授权
【答案】3R 式授权是指授权者授权过程中要做到尊重下属,保证下属所需资源,并对在组织成长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下属进行再投资的授权方式。其中,尊重(respect ), 资源(resources )和再投资(re-investment )三个关键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均为“R" ,故此得名。3R 式授权是处理授受关系的有效方式之一。
7. 立法权
【答案】立法权是指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权力; 第二类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权力。一方面,立法机关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机关授权行政机关制定法规、条例、决议和命令等,都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还享有提出法案的权力。在我国,作为立法机关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仅有制定、解释、修改、废止普通法律的权力,而且还有制定和修改宪法以及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权力。在民主国家中,立法权属于人民,由人民选举的代议机关代为行使,体现人民的意志。
8. 数据包络分析法
【答案】数据包络分析法,即DEA 法,是指一种将观测值以前沿面方式加以包络的衡量方式。其采用数学规划模式,以极大和极小值来得到所谓的效率前沿面或极限曲线,用所有效率良好的受评估单位组成效率前沿,其他效率较差的被评估单位便落在该前沿之内,通过相互比较来确定相关单位的效率水平。数据包络分析法属于效率测定中的非参数法,其特点是无需用特定的函数形式来表达投入与产出的相互关系。
9. 确认事实权
【答案】确认事实权是指追究行政责任时,行政行为主体依法享有确定违法事实是否清楚无误的权利。事实清楚是责难和处分的前提,事实不清楚就不能追究行政责任。确认事实是保持行政责任顺利实施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行为主体和追究行为主体都有确认事实的权利,事实既包括特定行为主体的主观原因,也包括所处环境的客观原因,即动机与事实的统一。在任何
情况下,认定事实都是实现行政责任所包含的制裁机制的首要条件,构成确立和确保行政责任的重要依据。
10.行政负责
【答案】行政负责是指行政主体对自身行政行为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的行为。责任是构建行政伦理学的关键概念,行政责任一般分为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两种。行政职业道德中的主观责任,指公务人员从内心主观上认为应该担负的责任,主要包括忠诚、良心和认同等,与自己认为应该为之负责的事物相关。行政职业道德中的客观责任,指由制度和职业关系所客观决定的责任,主要包括公共义务和行政责任,即为了公众利益所应当和必须负有的制度和社会方面的责任,与从外部强加的可能事物相关。
二、简述题
11.简述“帕金森定律”及其对现实公共行政管理的意义。
【答案】(1)“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指分析导致组织机构臃肿低效原因的定律。这一定律山英国学者诺斯科特·帕金森1957年在
《帕金森定律——组织病态之研究》一书中提出。定律的主要内容是:组织机构所完成的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多少无关,管理层次的增加也与工作本身无关,这是由一个规律性的动机所导致的,即工作的增加只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作时可资利用的时间。帕金森把这一定律概括为两条法则:
①增加部属的法则。帕金森提出,当行政官员对他们自己的工作量感到过重时,对此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受动机规律引导的,即“一个行政官员想增加的是下级而不是对手”,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组织中的竞争对手,同时增加部下也可以提高该官员自己的地位。
②增加工作量的法则。帕金森指出,由于职位上的工作虽不变(或略微增大),而人员却大幅度地增加,这就决定了下属行政官员们必须互相合作地从事工作。对于以前只需要一两个人就可以做完的事情,如果分解之后,人为地增加了许多下作量,从而便需要由许多行政人员来共同分担; 这一法则概括起来说就是行政官员彼此之间人为地制造工作、增加工作量的法则。
(2)“帕金森定律”对现实公共行政管理的意义
帕金森定律揭示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扩张引发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对于现实公共管理的意义在于:
①白金森定律揭示了组织人事管理的弊端。权力的危机感是产生帕金森现象的根源。行政机构的扩张必然导致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庞大的行政管理开支必然落到每个纳税人身上,过多的行政干预必然制约经济的发展。而解决帕金森定律的症结,就是必须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与管理中严格遵循以事定职、以职选人的原则,奉行职责合理分工的准则,防止无依据地增加工作量; 把管理单位的用人权放在一个公正、公开、平等、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上,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最需要注意的是不将用人权放在一个可能直接影响或触犯掌握用人权的人的手里,这才有可能避免帕金森定律的出现,提高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