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波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学位]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宁波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学位]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宁波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学位]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6 2018年宁波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学位]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10 2018年宁波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学位]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15 2018年宁波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学位]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18
一、论述题
1. 简述体育教学中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答案】(1)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
学生对完成动作不认真、敷衍了事,会把动作做错。
学生对所学动作技术的概念模糊不清。
学生受旧技能的干扰。
学生的能力较差导致产生动作错误。
学生在疲劳情况下进行学练导致产生动作错误。
(2)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的具体方法
运用语言和直观的方法,不断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根据动作错误的性质,可采用限制练习法、诱导练习法、自我暗示法和消退法等进行纠正。
加强思想教育及安全保护措施。
改进教法,灵活的选用分解、诱导、辅助和转移性等练习。
加强基本技术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教师要科学的选配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提高授课质量。
优化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2. 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答案】(1)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学校体育法规和政策。
(2)建立健全学校体育领导机构及实施机构,制定开展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制度、计划和有关措施。
(3)督促检查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3.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控制运动负荷量度?
【答案】(1)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概念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是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2)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调控
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调控一般采用下列方法:
改变练习的某些基本要素,如速度、速率、幅度等。
改变练习的顺序和组合,调整间歇时间、练习与休息交替节奏。
改变练习内容的难度,如将原来的30米慢跑(加速跑)改为30米加速跑(慢跑)。
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如改变练习的密度。
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如活动范围、器材的重量、附加条件等。
改变课的组织教法与形式,如循环法、竞赛法或分组练习等。
调整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如教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观察与休息等。
4. 如何设计学校体育心理环境?
【答案】(1)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的设计
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作为一种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体育积极的态度和体育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争取和依靠学校领导的支持。
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水平。
加强舆论宣传,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自觉意识。
完善规章制度,改善物质条件。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育网络。
(2)体育教学良好心理气氛的设计
改善教师的指导作风。
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丰富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技巧。
教师要妥善处理偶发事件,维持课堂秩序。
强化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3)对体育教师仪态的设计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举止文雅、语言文明、态度和蔼、着装整洁得体、作风正派,就能在学生中树立较高的威信。
饱满的精神。
举止稳重。
着装得当。
修饰发型和面部。
教态亲切和葡。
善于运用体态(人体语言)。
5. 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课程的特点
可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满足学生在运动方面的爱好和需要的课程更容易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认同。
(2)外部环境特征
新的课程实施需要外部环境的理解和支持。
新闻媒体的宣传,可以扩大课程的影响。
家长、社区和社会团体的参与是课程实施的动力。
③国家、地方政府的支持可以使课程实施有强大的政治和经济保证。
(3)教师的培训
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
(4)课程实施的组织与领导
组织与领导体育教师做好智力与心理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组织与领导体育教师实施新课程,不仅要发挥领导的权威性作用,还要强调民主性。
6. 什么是体育目的?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我国的体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实现我国的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包括:
(1)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体育要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在体育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即学校体育必须要以“强身育人”为宗旨,群众体育要以“健身育人”为中心,竞技运动要以“夺标育人”为核心。
(3)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
体育是创作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从而有利于提高人的工作能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人们在建设社会物质文明的失业中,发挥其潜能。我国经济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体育事业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体育通过増进健康、增强体质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际可能条件,控制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体育应建立自我发展机制,加速体育产业化进程,逐步走向市场,从而推动体育事业的自身发展。
(4)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我国同时存在奥运会项目和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运动既有一定的国际性,又有一定的民族性,两者结合有利于国际交流。
(5)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坚持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