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宁波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学位]之学校体育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论述题

1. 如何理解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的娱乐功能的体现

【答案】最初的体育基本上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为了生存的工作,体育活动是工作之余的活动,因而具有放松性,其采用的各种项目多具有游戏性。

(1)体育活动中的娱乐要素

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活动。

游戏是非日常性、非生产性的活动。

游戏有一定的竞争性、对抗性和不确定性。

(2)体育娱乐功能的表现形式

体育参与可以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直接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对身心的良好影响要比间接参与更积极、效果更大。

直接参与是指个体亲自参加到这项体育活动中。

间接参与是指观看他人的体育活动,可以是在比赛现场观看,也可以通过电视观看。

2. 运用分组轮换教学形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分组轮换是指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在统一的时间内,各组分别学习不同性质的材料,并按预定的时间轮换学习的内容的教学形式。运用分组轮换教学形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学习新教材的小组,但也要适当照顾复习教材的小组,如果都是复习教材,应重点照顾教材难度较大的小组。

(2)安排教材的轮换的顺序时,应照顾体质较弱组与女生组,使他们按照安排的合理的教材顺序和运动负荷进行练习。

(3)注意体育小组长和体育积极分子的培养,使之在课中起助手作用。

(4)注意做好分组的组织工作,以便迅速而有秩序动进行轮换,究竟采用那种组织形式,教学时间如何分配,主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目标、学生人数、教材的性质难易程度以及场地器材设备等条件而定,不能千篇一律。

3. 体育教学过程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1)体育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是是指教师和学生按照统一的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体育教学系统运行的首要

程序,包括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

教师备课

备课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校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条件,结合学生的体育基础,选择最佳的体育教学手段,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学生预习

预习是指在上课之前教师备课的同时,学生对教材内容作预先的学习。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练习效率,加快掌握动作技能的速度。

(2)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

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明确

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体育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调控得当

a. 教师要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正确地选用体育教学方法。

b. 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价值科学地分配教学时间。

c.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掌握好教学进度。

d.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效果和程序,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e. 学生要集中精力,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和讲解,认真进行练习。

积极互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体育教学过程的检查与评价阶段

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评价是一个程序中相互联系着的两个环节。

检查

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效果,主要包括教师观察、身体素质测定、运动技能展示等方式。

评价

包括对达到规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程度、学习态度、体育教师等的评价。

4. 简述学校体育利于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因。

【答案】学校体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能因势利导的对青少年实施思想教育。

(2)以集体为单位的运动形式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教育。

(3)体育竞赛、评比等特殊教学活动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

5.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地使用队列队形?

【答案】(1)影响队列队形运用的因素

包括体育课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情况等等。

(2)基本要求

简捷高效

队列队形的运用要力求科学合理,要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捷的队列队形变换,最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利于课堂教学

在队形的设计与安排时,要力求做到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师的指导与监控。

合理利用口令

要求体育教师在课中运用队列队形的同时,注意提高指挥口令运用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6. 简述体育课程的特点和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

【答案】(1)体育课程的特点

体育课程不仅应包括系统的运动知识和规范的运动技术要求,还应包括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体育课程设计应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的,不是僵化的。

体育课程应强调在活动中产生体验,积累经验。

学校体育应把体育文化转变成适应学生水平和发展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现有的体育文化。

(2)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

应符合课程目标要求

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在分析不同课程内容的多种功能及对现实课程目标的作用基础上,科学地选择体育课程内容。

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需要

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教师,兴趣和爱好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体育知识和技术。

适应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使其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课程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实际身体活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基础,通过学生努力能够完成。

与学校特点相适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课程现有资源的作用选择教材内容和制定教学计划时,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与学校的特点相结合,应有利于发挥本校的优势资源。

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运用贴近学生社会生活,简便易行的体育活动内容容易走进学生生活中。

7. 试析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前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之间的异同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不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