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821经济学原理(一)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计算题

1. 假定某商品销售的总收益函数为

求:当MR=30时需求的价格弹性。

【答案】由TR=120Q-3Q得P=120-3Q。当MR=30时,产量为:

2

由点弹性式有:、

得:

,即该商品价格下降0.25时,才能使得销售量增加10%。此时商品价得

,将Q=15代入可得P=75。因此,当MR=30时需求价格

格为3.75。

2. 假设某人生产与消费粮食(F )和蔬菜(C )。在某一时期中,他决定上作200小时,至于把这些时间用到生产粮食上还是蔬菜上是无差异的,此人的粮食产量为:其中L F 与L C 分别为花在生产粮食和蔬菜上的时间。此人的效用函数为:为何?

(2)假设可以进行贸易,且

给定(1)中的产量,他将如何选择他的消费?

,蔬菜产量为:

。试计算:

(1)如果他无法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他将如何配置他的劳动时间以及他的粮食、蔬菜产量

【答案】(1)此人的最优化问题即为如何配置L F 和L C 使效用U 最大化,可用下式表示为:

代入F 、C 的表达式,得:

构造拉格朗口函数: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第 2 页,共 27 页

解得:

则有:

即此人花在生产粮食和蔬菜上的时间都为l00个小时,粮食和蔬菜的产量都为10,最人化的效用为l0。

(2)假设可以进行贸易,此人将按照数,可得边际效用分别为:

根据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

,可得:

解得:C=2F。

设P C =1,则P F =2。借用(1)分析可得最优消费组合应满足:

解得:

3. 已知一家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为:单位为百件,成本和收益的单位为万元,求:

(1)产量由1百件增加到6百件时, (2)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多少?

(3)如果固定成本是9,平均成本最低时产量是多少? 【答案】(1)根据总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有:

根据总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有:

(2)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MC,代入可得:

解得:Q=4。

即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4百件。

(3)根据总成本与边际成本关系可得总成本为:

第 3 页,共 27 页

均衡条件来进行消费决策。根据此人的效用函

件,边际收益函数为:MR=8-Q,其中产量Q 的

即产量由1百件增加到6百件时,总成本和总收益分别增加18.75万元和22.5万元。

则平均成本为:

平均成本最小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Q=6。并且,当Q=6时,有

即如果固定成本是9,平均成本最低时产量是6百件。

4. 对消费者实行补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的实物补助,另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笔现金补助,这笔现金额等于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哪一种补助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答案】一般来说,发放现金补助的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分析如下:

发放现金补助,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用; 而发放一定数量的实物补助,则可能此实物不是消费者所需要或最需要的,这时,消费者就难以得到最大的满足了。分析如图所示。在图中,MN 线代表实物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一定时,发放一笔现金补助所形成的预算线。如发实物,该消费者最佳消费点为C 点,消费y 1数量的实物和x 1数量的其他商品,所获效用为U 1; 如发放现金补助让消费者根据偏好自由选购,该消费者最佳消费点为E 点,消费y 2数量的实物和x 2数量的其他商品,所获效用为U 2。可以看出,U 2>U1,即用发放现金补助的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实物补助与现金补助

5. 某消费者的偏好由以下效用函数描述:

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分别为P 1和P 2,消费者的收入为m 。

(1)写出消费者的最大化问题。

(2)求出需求函数x 1(P 1,P 2, m )和x 2(P 1,P 2, m )。

(3)设价格P 1=P2,画出每种商品与此价格相应的恩格尔曲线,该曲线描述了商品需求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的习惯是把收入作为纵坐标)。

(4)设m=10, P 2=5,画出商品1的需求曲线,该曲线描述了商品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的习惯是把价格作为纵坐标)。

(5)判断商品1和商品2是正常品还是劣等品,是普通品还是吉芬品,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

第 4 页,共 27 页

,其中lnx 是x 的自然对数。